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
这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五六种至九种,有“五谷”、“六谷”、“九谷” 等称谓(“五谷”见《论语·微子篇》、《孟子》的《滕文公篇》、《告子篇》、《吕氏春秋·审时篇》、《周礼·食医》等,“六谷”见《周礼·膳夫》,“九谷”见《周礼》的《大宰》、《仓人》)。据《礼记·月令篇》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麦、菽、稷、麻、黍五种;据
《吕氏春秋·审时篇》是禾、黍、稻、麻、菽、麦六种,大体上是和西周春秋时代差不多的。
现在我们分别说明如下:
(一)稷和禾 稷就是小米,是五谷中最主要的一种,即所谓“五谷之长”
(《说文解字》“稷”字解说),耐干寒,生长期短,高原瘠地也可种植, 它主要产在华北大平原和黄土高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古时或称为粟, 其中比较精良的称为粱。禾是一般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有时也专指稷而言。
(二)黍 黍就是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当时在北方的粮食作物中,其重要性仅次于稷。前人对黍、稷的认识很不一致,近人已分辨清楚。详见日本天野元之助《中国黍稷粟粱考》(收入《中国农业史研究》一书)和邹树文
《诗经黍稷辨》(收入《农史研究集刊》第二册)。
(三)稻 稻的生长,需要气候温暖,雨水多,宜于种植长江流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稻米质量差的是赤米(《国语·吴语》)。稻在北方生产较少,较为珍贵,古人往往以稻粱连称。
(四)麦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大麦也称为■(《孟子·告子下篇》)。小麦有春小麦、冬小麦之分: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冬小麦在仲秋播种,到孟夏收获。西周晚年周的王畿种的还是春小麦①,冬小麦在春秋时代逐步推广,春秋初期周的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已种冬小麦,春秋中期在今山西汾水流域的晋国也已种冬小麦,春秋后期在今河南东南部的陈国也已种冬小麦②,到战国时代,冬小麦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普遍种植。
(五)菽 菽就是豆。在战国以前,豆都称为菽。豆的名称是战国时代才开始应用的,但还用得不够普遍。菽有大菽、小菽之分(《吕氏春秋·审时篇》),大菽就是今天所谓大豆,又称为荏菽或戎菽。戎菽是东北少数族山戎所栽培出来的一个大豆品种,春秋初期传入中原地区而广泛播种。①
① 《诗经·豳风·七月》说:“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后熟者)穋(先熟者),禾麻菽麦。” 麦和黍稷等一起在十月收获,可知西周晚期周的王畿还是种的春小麦。
②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四月郑国军队“取温之麦”。这个记载用的是夏历,夏历四月正是冬小麦成熟时节。《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六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六月楚国军队“取陈麦”。这两个记载用的是周历,周历六月正是夏历四月。《左传》杂采各诸侯国史料编成,因而记载有用周历的,也有用夏历的。
① 《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山戎向周成王贡献特产戎菽,而《管子·戒篇》说:齐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李长年《中国文献上的大豆栽培和利用》(《农业遗产研究》第一册)认为很可能中原地区原以产黑豆为主,黄豆原产山戎地区,与今日陕西、山西产黑豆为主而东北产黄豆为主的情况
(六)麻麻也是古人的一种粮食。《礼记·月令篇》说:孟秋、仲秋之月“食麻与犬”。所食的麻当是一种麻所结的实,即所谓麻子,古时也称为蕡或苴。
上述六种农作物,是这时人民的主要粮食。古人把这些粮食煮饭来吃, 或炒成干粮,在行军和远行时调和了水浆来吃。这种干粮古人称为粮,携带时往往装在竹筐里。调和糗来吃的水浆往往装在瓦壶里,即所谓“箪食壶浆”
(《孟子·梁惠王下篇》)。用米麦磨粉制饼,也是春秋战国间才开始的。据说,■(磨)就是春秋战国间公输般发明的(《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世本》、《说文解字》“■”字解说)。而饼字也最早见于《墨子·耕柱篇》。战国时代著作的《周礼》,又谈到“粮饵”和“粉■”,说明这时已开始磨粉和用粉制成食品。②
这时大豆是人民的主要粮食。《墨子》《孟子》都把菽粟连称,把菽看得比粟还重要。③因为大豆可以春夏两季播种,在不同气候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都可生长,抗旱力强,并可以利用高地山沟和其他空隙地方播种,产量较多。汉代《沤胜之书》说:“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齐民要术》卷二《大豆》引)一般穷苦人民都以大豆做饭,豆叶作羹,①“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战国策·韩策一》)。春秋时人已经把贵族称为“肉食者”,而把一般人民称为“藿食者”(《说苑·善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