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间运河开凿工程的发展,是和当时开凿运河工程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这时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比较锋利的铁工具。这些铁工具既然提高了开凿河道的工作效率,也便利了开凿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大规模地挖掘泥土,开凿运河,而且可以把阻碍水流的小山的岩石凿平。一方面由于农民在水田的水利灌溉上取得了不少的治水经验,并且已经创造了调节水利的方法。

春秋战国间著作的《考工记》,曾经列举出当时农田大小沟渠不同的名目,有所谓“浍”(大沟)、“洫”(中沟)、“遂”(小沟)、“s ”(田间小沟)等(《考工记·匠人》)。人们不仅知道修筑沟渠和堤防都必须依据地势,而且懂得采取一再改变水流方向的方法,可以增加水速,把静水输送到远地;水流方向改变,增加水速,水的冲击力量加强,可以利用这个原理作深渊。①这时运用沟渠来调节水利的方法已相当进步,人们不但注意水的流通、水的蓄藏,还注意及时地调节水量。《荀子》曾经指出“司空”这个官职的具体任务就是“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要做到“岁虽有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耘”(《荀子·王制篇》)。当时对于农田水利的调节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用潴(池塘)来蓄水,用防(堤防) 来防泛滥,用沟来流通水,用遂来均匀各块田间的水,用列(即s )来留住必要的水,用浍来泻去多余的水,即所谓“以猪(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泻)水”(《周礼·稻人》)。这些水田的水利工程和调节水利的方法,大规模地运用起来,也就发展了大规

所画郑国渠,从今泾阳、三原、高陵以北,转而折向东北,过蒲城、白水以西,从白水县以北进入洛水。这是不符合地理形势的。蒲城、白水地势远 比泾阳、三匣、高陵为高,渠水不可能由低处流向高处。《史记集解》引徐广说:“出冯翊怀德县。”怀德县在今大荔东南。这样渠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是比较合理的。

② 《重修泾阳县志·水利志》说:郑国“来至秦北山之下,视泾河巨石磷磷,约 三四里许,泾水流注其中,湛以作堰。于是立石囷以壅水,每行用一百余囷,凡一百二 十行,借天生众石之力,以为堰骨;又恃三四里许众石之多,以堰势,故泾水至此不甚 激,亦不甚浊。”

① 《考工记》:“凡行奠水,磬折以参伍。”郑注引郑司农云:“‘奠’读为‘停’,谓行停水沟,形当如磬,直行三,折以五,以引水者疾焉。”《考工记》:“欲为渊,则句于短。”郑注:“大曲则流转, 流转则其下成渊。”

模的运河开凿工程技术。这时运河开凿工程的技术,和堤防建筑工程的技术一样,是人民由于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这时运河开凿工程的技术,总的说来,不外乎下列四项:

第一,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从春秋末年起一直到战国时代,多数运河的开凿都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吴国所开凿的邗沟,是利用射阳湖作为其水库的。吴国所开凿的菏水,又是利用菏泽作为水库的。魏国所开凿的鸿沟,是利用圃田泽作为其水库的。秦国所开凿的郑国渠,是利用焦籆泽作为其水库的。这样的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来开凿的方法,在不能用人力大规模兴建水库前,应该是水利工程中比较进步的方法。第二,调节水量的“水门”的建设。《华阳国志》载李冰所建设的都江

堰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类水门的建设,在当时已很普遍。当时所开凿的运河和湖泊的接连处,都设有水门来“安水藏,以时决塞”。所以《荀子》把“安水藏,以时决塞”作为“司空之事”。当汉代汴渠决口时,据说其“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后汉书·王景传》),可知鸿沟原来也是设有水门的。水门的建设,对于水量的调节起着重大的作用, 这也是治水工程中的一大进步。

第三,在中流作“堰”方法的运用。李冰在兴建都江堰工程时,曾经在今灌县西的岷江中流建筑大堰,扼住了岷江的咽喉,使水分向左右流,即《华阳国志》所谓“壅江作堋”,《水经·江水注》所谓“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就是现在都江堰的内外金刚堤,使岷江经此分为内江、外江,从而提高水位,并使内外江水量相当稳定。还设有内外江纵横的“马槎”, 用以控制内外江的水量。当时采用这种“中流作堰”方法的,不止都江堰一处,所有沟渠工程常常采用这个方法。孟子曾说,“今夫水,⋯⋯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篇》),正是由于当时治水有作堰“激而行之” 的方法,孟子才会这样说的。而且作堰的方法,能够因地制宜,都江堰用竹笼装满卵石筑分水堤,郑国渠用“石囷”列成堰骨,取材不同,方法一致。

第四,淤灌压碱方法的创造。郑国引用泾水作渠,“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书·沟洫志》)①。就是利用“石囷”作堰,使泾水流速变慢,沉淀部分粗沙,引进具有肥效的细沙入渠,用来灌溉含有盐碱的耕土, 可以起冲压、降低耕土中盐碱含量,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的作用。

① 《汉书·沟洫志》颜注:“注,引也。‘阏’读与‘淤’同, 填阏,谓壅泥也。言引淤浊之水,灌碱卤之田,更令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