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万物本体的学说

老子把他所认识的事物矛盾的发展法则,叫做“道”,认为“道”是无为自然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就是说,“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做主宰。同时,他进一步认为“道”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指原始混沌之气,“二”是指“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阴阳两气,“三”是指阴阳两气经过相互冲动而形成统一,即“冲气以为和”,“万物”就是由于这样“冲气以为和”而产生的。这种认识原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是他认为“道生一”,把原始混饨未分之气看作是由“道“派生的,而“道”又是和“无”同一个范畴。“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无”就是天下万物所以会“有”的根本。这个“无”,老子又称为“道”,“道”就是天下万物的本体。老子既认为天下万物的本体是“道”,“道”就是“无”,因此他认为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臭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从它的实际存在来说,可以称之为“大”,但是这种“大”又不是我们感官所能认识的。

这种太一化生阴阳从而产生万物的宇宙观,与古代的创世神话有密切关系。古代的创世神话,都认为世界的原始是混沌的一团,混沌中产生阴阳的对立,造成天地的分隔,四时的运行,日月的运转,昼夜的变换。一九四二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发现的《楚帛书》,其中部八行一篇记载的就是创世神话,

首先讲到雹(包)戏(即伏羲)时,“梦梦墨墨,亡章弼弼”,就是说一团混沌而没有分别,由于包戏使四季之神加以疏通,使得“朱(殊)有日月, 四神相弋(代),乃步以为岁,是惟四时”。从此分别有日月的运行,“四神”所主管的一年“四时”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