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 369—前 286)

战国时思想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家贫。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不久离职隐居,后“终身不仕”,从事撰述教学。继承与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故重“不言之教’”。主张以道为师,强调内心体验的直觉。提倡“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坐忘” 和“心斋”的方法(《庄子·大宗师》)。要求尊循人的自然本性进行引达顺导,破除主观成见,反对以“成心为师”(《齐物论》)。提出相对主义的认知说,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在怀疑知识是否可能上,指出学习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在道德修养上,否定儒家的仁义学说,认为“残朴以为器, 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马蹄》)。力主一任自然之道的“因是”说,主张依乎自然,“缘督以为经”的修养方法,提倡“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游》),以及无所作为、自由自在的人格理想。认为形与德、美与丑是相对的,要求“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德充符》),提倡一种不以好恶内伤其身、是非不得于身的道德精神之美,反对功利主义的审美教育。著有《庄子》。通行者为郭象注本。分为内篇七篇, 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说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多出门人及后学之手。一说内、外、杂篇都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其书多采寓言故事形式,汪洋恣肆,极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