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1249—1333)

元教育家。字幼清,晚年自号伯清。抚州崇仁(今江西乐安)人。幼勤奋好学,乡校考试,每列前茅。二十二岁中乡试,然赴省试屡试不中,遂隐居故乡布水谷,筑草庐数间,讲学著述,学者称“草庐先生”。与许衡齐名, 人称“南吴北许”。元至元间,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其至京,未几,以母老辞归,元廷特命使臣至其家,抄录其著作,置国子监,供学者研习。大德八年(1304)任江西儒学副提举,居三月,以疾辞。至大元年(1308) 为国子监丞。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退燕居之室,执经问难者, 接踵而至。各因其材,反复训诱。皇庆元年(1312)升国子司业,参考胡瑗

《六学教法》、程颐《学校奏疏》、朱熹《学校贡举私议》,拟订教法四条, 主张分经学、行实、文艺、治事四科进行教学。经学,研习《易》、《诗》、

《书》、《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等经典。行实,指修养孝,悌、睦、姻、任、卹等封建德性。文艺,学习古文、诗词。治事,则分别攻研选举、食货、水利、数学、礼仪、乐律、通典、刑统等。较许衡所订国子学教法,增加了实用的学问,但未施行。不久谢归,诸生中竟有不谒告, 而从之南归者。英宗即位,迁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任经筵讲官,后总修《英宗实录》。《实录》成,返故里。一生教授达六十余年。四方之士不惮千里,蹑◻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讲学足迹遍及龙兴、福州、扬州、袁州、真州、建康、燕京、乐安、宜黄、清江、永丰等地。师承程若庸、程绍开,为学折中朱熹、陆九渊。其人性观点,禀承程朱,分人性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得于天地之理。天地之理在天地则为元亨利贞, “其在人而为性,则仁义礼智”,是至善的本然之性。气质之性禀天地之气而成。是人成形后才具有的。由于人降生时,“受气有或清或浊之不同,成质有或美或恶之不同”,故人性才有善恶之分。“气之极清、质之极美者为上圣”;“气之至浊、质之至恶者为下愚”。上圣以下,下愚以上,“或清或浊、或美或恶,分数多寡有不同”,本然的天地之性,“被其拘碍沦染” 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人性也出现了千差万别。但他强调指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非有两等之性”,彼此不能分开,即使气质极浊极恶的人, 天地之性亦在其中。皆可通过教育变化气质之性,恢复本然之性。指出孟子、荀子、扬雄等各家论性,“但说得一边”,均不能圆融贯通。在如何为学问题上,他兼采朱陆两家学说,而以陆学为基点。认为无论教学、为学,“必以德性为本,目的在识见天理,恢复并发扬天地之性”。圣人教人,使人“顺

其伦理,克其气性,因其同,革其异,所以同其同也”(《送某教谕序》)。故教学的第一步,在先明本心。因心为“形之主宰,性之郛郭”。若心为物欲所蔽,昏而不明,则天地之性必被污损,故欲复性,必先治心、求心,先圣皆“明指本心以教人”。治心的主要方法是:以主敬存心养性;以自省自思约情归性;以慎独达到诚,通过人兽关,转兽为人。本心既清,第二步才是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即先“尊德性”而后“道问学”。他自述其教人顺序是:“学者来此讲问,每先令其主一持敬以尊德性,然后令其读书穷理以道问学。”并进而指出“道问学的目的”,即在“尊德性”,是“求诸己之身”,不是“求诸人之言”(《宋元学案·草庐学案》)。在读书方法上, 倡导“实悟”,“必求其理”;“从身上实学”,从行上求知;“实践”, “必敦谨其行”。生平著述不倦。著有《五经纂言》、《学基》、《学统》、

《皇极经世续书》;校正书有《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

《八阵图》、《葬书》等。清人合其所著为《草庐吴文正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