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1133—1180)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以荫入仕,历任直秘阁,知抚州、严州,吏部郎兼侍讲、左司员外郎,知袁州、靖江府,荆湖北路转运副使,知江宁府,右文殿修撰等职。勤职忠君,反对议和,力主抗金。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尝在碧泉书院师从胡宏,学成后在长沙城南妙高峰下建城南书院,并与二、三学者讲学其中。乾道初年,知潭州刘珙修复岳麓书院,特聘他主教岳麓, 讲公私义利之辨,闻者风动。朱熹自闽至,与他讲学论道,听讲者多达千人, 传说饮马池水立涸。他们俩在长沙论学未穷,继而书信辩疑不绝,往来论辩切磋,相互引为道学挚友。哲学上以“太极”为最高范畴,提出“太极混沦, 生化之根;阎辟二气,枢纽群动”(《南轩文集·扩斋记》)。并认为“太极,性也”(《答周允升》)。继承其师胡宏“性本”论的学术特点。又认为“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其周流而该遍者,本体也”(《桂阳军学记》)。未能在哲学本源问题上形成一致观点,反映其兼容并蓄的思想特色。认识论上主张知先行后,“所谓知之在先,此固不可易之论”(《答吴晦叔》)。又认为学贵力行,须知行互发,“近岁以来,学者失其旨,汲汲求所谓知, 而于躬行则忽焉。本之不立,故其所知特出于臆度之见⋯⋯未知二者互发之故也”(《论语解序》)。认为天命之性“纯粹至善”,而人与人之间的品行差别则根于“气禀”,通过学习与教育,“气禀之性可以化而复其初”(《孟子说》卷六);“惟局于气禀,迁于物欲而天理不明,是以处之不尽其道, 以至于伤恩害义者有之。此先王之所以为忧,而为之学以教之也”以彬州学记》)。反对为学以“科利禄计”,应以传道而济斯民”为目的。主张学习儒家经典,要‘先于义利之辩”(《孟子讲义序》)。注重力行求实,反对空谈虚诞。“善学者,志必在乎圣人,而行无忽于卑近;不为惊怪恍溜之见, 而不舍乎沈潜缤密之功”以宋元学案·南轩学案》)。初偏重“省察”功夫, 后与朱总反复论难,认为“存养、省察之功,固当并进,然存养是本”(同上)。主张“主敬穷理”,指出“居敬、集义,工夫并进,相须而相成也”

(同上)。黄宗妄说,“南轩之学,得之五峰。论其所造,大要比五峰纯粹, 盖由其见处高,践履又实也”(同上)。著郁南轩文集》、《论语解》、《盂于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