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

①周代掌管王子弟和公卿、大夫的采地狱讼的官。《周礼·秋官·方士》: “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郑玄注:“都,王子弟及公卿之采地;家,大夫之采地。”②古代求仙、炼丹、以及医、卜、星、相,遁甲、堪舆等类讲求方术的人。起源于战国齐、燕海滨地区,至秦汉渐盛。《史记·秦始皇本纪》:“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后汉书》有《方术列传》,谓“汉自武帝颇好方术, 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焉。”所载事迹,颇与教育有关。如唐枟,“少游太学,习《京氏易》、《韩诗》、《颜氏春秋》,尤好灾异星占。后还乡里,教授常百余人。元初七年郡界有芝草生,太守刘祗欲上言之,以问枟。枟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祗乃止。” 公沙穆,亦习《韩诗》、《公羊春秋》,好“河洛推步之术”,隐居东莱山, “学者自远而至”。董扶,“少游太学,⋯⋯学图谶,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

《郭玉传》载:“有老父,不知所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 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郭玉从小即拜程高为师, “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后为太医丞。汉和帝欲试之,“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 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