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1528)

明思想家、教育家。字伯安,因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余姚

(今属浙江)人。弘治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又起官吏部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宁王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一生热心教育,所到之处,都利用从政之余讲学。先后创建修辟龙冈、濂溪、稽山、敷文等书院,并主讲文明书院。又在南赣、广西等地,推广社学。门人遍及各地。为学初潜心于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信陆九渊心学,继承、发展“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思想,把“心”看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与王纯甫书》)。创“致良知”说,认定“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答欧阳崇一》),“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传习录》下)。认为教育作用在体认“吾心之良知”,其内容是“明人伦”,是“存天理、灭人欲”。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和“行”是互相渗透的同一过程,“知是行的主 意,万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上)。强调封建道德意识和躬行的统一,尤重意念的克制。提

出治学在“明白自家本体”,“不假外求”(《传习录》上),重在“自家解化”(《明史·王守仁传》)。反对朱熹“穷理之要在读书”之说,强调六经之实都在“吾心”(《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提倡“惟是之从”。“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传习录》中)。主张施教“随人分限所及”,“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传习录》上)。倡导顺从儿童身心特点,使学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童蒙教育(《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其学说在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并流传到日本等国。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