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性说

唐代李翱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的学说。认为性是人先天的内在本质,是善的;性之动而产生情,情是人后天的外在表现,是恶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之情掩匿了善性,使之难得扩充。故须去情、复性(恢复人善的本性)。复性之法:“弗虑弗思”,“其心寂然”,达到“至诚”境界,则“邪思自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择善而固执之”, 由此成为圣人。对董仲舒以及韩愈性情相分的人性论有所发展,对佛教禅宗“见性成佛”的观点有所吸取,并对宋代理学家的人性与教育学说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