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二岁父卒, 母改嫁朱姓,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身世,乃辞母入应天府

睢阳书舍,从戚同文学,苦学不息。大中祥符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复原姓,更其名。因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聘为教官。“汎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无所倦”(《宋史·范仲淹传》)。后历任秘阁校理、右司谏,知苏州、明州, 判国子监,吏部员外郎,景祐二年(1035)以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由于直言忤执政吕夷简,罢知饶州,徙润州、越州。牵及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亦同时贬官,被视为“朋党”。宝元三年(1040)西夏元吴进犯,召为天章阁待制,以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招讨副使。自请知延州, 在西北边陲,屡建军功。庆历三年(1043)入京,任参知政事,上书言十事, 试图改革政事,未及推行,复以“朋党”之嫌罢相,出知邠州,复徙邓州、杭州、青州。晚年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句。他爱护人才,悉心培养人才。亲自指导脸上曾刺过字的兵卒狄青读《春秋》,告诫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宋元学案·高平学案》)。又曾引导张载攻读儒经。知苏州时得南园一块地,本欲建住宅。阴阳先生说这块土地风水好,建宅“必踵公卿”。他表示:“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于此,贵将无已焉”(《范文正公年谱》)。即在南园建学,聘名儒胡瑗为教官。瑗立教规严密,数百名“老徒”,“多不率教”。遂令长子范纯祐入学,首先执行所立学规。“苏湖教学法”,即始于此。主张以儒家思想培养“忠臣烈士”,提倡气节,反对老庄学说所倡导的养生保身人生观。认为持此种观点的人,或者是虽有才华,而“非爵禄可加,赏罚可动”,隐居避世,不为国家所用;或者是为非作歹,“虽有刑罚干戈,不可止其恶也”

(《范文正公集·近名论》)。甚至认为即使借忠孝求名的伪君子,亦强于不求名节的隐君子。针对朝廷重科举轻学校的倾向,积极主张由国家普遍兴建地方官学,整顿、发展大学,把培养人才的基点放在地方官学,“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宋会要辑稿·崇儒·大学》)。认为“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宋史·选举志》)。主张学校教学应从吟诗作赋转向攻读《五经》;但反对汉唐的笺注经学及帖经、墨义的考试方法,认为靠背诵《五经》,不能造就出治国经邦的人才。痛斥考试官对帖经、墨义的命题所持态度,存心“欲问其(学子)所未至,误其所常习, 不以教育为意,而以去留为功”(《上时相议制举书》)。故朝廷经由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方式选拔出的进士、明经等,“虽济济盈庭,但求有才有识者,十分一二”。强调学习《五经》重在发挥义理,使学子掌握“王霸之术”,辅助朝政。他说:“圣人法度之言存于《书》,安危之机存于《易》, 得失之鉴存于《诗》,是非之辨存于《春秋》。”学子学经的目的,在“能服法度之言,察安危之机,陈得失之鉴,明天下之制,尽万物之情”(同上), 成为“王佐之器”。呼吁改变重文轻武的国策。建立武学,选择武臣子弟入学,学习制胜御敌之术。提倡朴实无华的古文,反对“雕章丽句”的“杨(亿)、刘(筠)风采”。认为“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于文章”(《奏上时务书》)。对于太学生及士人竞相学习“杨刘体”,深表忧虑,要求自上而下地改革文风。他的教育主张,在执政期间,曾一度付诸实施。庆历四年(1044),令州县皆立学,并规定应科举考试者在学的日数;废除帖经、墨义,增加策论;建立四门学、武学;扩建太学,并派员去湖州总结胡瑗的“苏湖教学法”,试图以此改革太学教学。史称“庆历兴学”。惜中途罢废。著有《范文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