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清规

佛教禅宗丛林规戒。原指中唐百丈怀海禅师为别立禅居所定的《禅门规式》,世称《百丈清规》。流行至北宋,历久有乱。崇宁二年(1103)真定宗赜搜集诸方行法,重编为《禅苑清规》十卷,亦称《崇宁清规》,百丈之作乃称为“古规”。南宋咸淳十年(1274)金华惟勉悉假诸本,参异存同, 编成《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二卷,亦称《咸淳清规》。元至大四年(1311) 东林戈咸又参考诸方规则,改定门类编次,详叙职事位次高下等,编成《禅

林备用清规》十卷,亦称《至大清规》。元元统三年(1335)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的住持德辉重辑定本,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等校正。德辉取以上三本荟萃参同,重新诠次,删繁补缺,折衷得失,分成九章二卷。名《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守。从明代之后,通行此本。九章中,前四章为视圣、国忌、祈祷、佛诞节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五章起为丛林规章制度,依次为“住持”、“两序”、‘大众”、“节腊”、“法器”九章规制详备,但与怀海之规在内容精神上相去甚远,而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