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谱

古代记谱法。脱胎于文字谱。约在中唐时曹柔首创。主要变化有:简化符号,如文字谱的“宫”改作“宀”;明确规定右手四指的“抹、挑”(食指向里、向外),“勾、剔”(中指向里、向外),“打、摘”(无名指向里、向外),“擘、托”(大指向里、向外)等八种基本指法。其余依旧。故仍较繁琐。约至唐末,因琴曲创作和演奏技巧发展,遂更趋简化。原称“宫、商、角、徵、羽、文、武”七根弦名改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并取消或简化部分指法与谱字,与现今流行的减字谱大体一致。其创造和定型,对唐代乐曲的流传、保存及琴艺的传授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