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汸(1319—1369)

元教育家。字子常,号东山,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事理学家黄泽, 后又随夏大之习心学。终身隐居家乡东山教学。他认为“吾之至善至贵,而举天下之物不足以加之者,此心是也”(《东山存稿》),即封建伦理非由外铄,是先天固有,是人高于动物之处。但如缺乏“反而求之,扩而充之” 的教育过程,天理受私欲干扰,则人与动物无异。由此肯定教育的重要,谓“有国家者,化民成俗之方,莫先于学”。又认为元代学风不正,学者为应举取第,醉心于“辨析义理”、“纂述编辍”,使国家无经世之才。主张“知行交勉”,反对徒言不行,认为践履比求知更难。既坚持心学立场,但也尊重朱学。认为朱陆不同,仅于“入德之门,或小异焉”。心学家也应学习理学,不仅读传统经书,也要读程朱之书,表现出调和朱陆教育思想的特点。著有《东山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