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1600—1682)

明清之际学者、教育家。字楚屿,又字鲁屿,晚年居日本后,又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诸生,曾多次拒绝征召。明亡,从事抗清活动,颠沛流离于浙江、福建沿海和日本、安南、暹罗,先后达十五年。顺治十五年(1658),

参加郑成功军抗清活动。事败,赴日本定居,招收学生,讲学于长崎,江户

(东京)等地二十二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重视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作用,谓性由习而成,善与不肖之殊,由环境薰染及教育而致;上智下愚之差别,则全藉乎学问,并非与生俱来。主张实理实学,认为学者当“经邦弘化,康济艰难”,应重“实功”、“实用”,尤强调学史,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答奥村庸礼书》)批评程朱研究性理而无益于国家。抨击科举取士,所取之官不得人,百弊丛集,乃明亡之重要因素之一。所撰著作大多散佚,现传《朱舜水集》中,除《泊舟稿》十五首外,均为在日本期间所写书信、问答、读书批注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