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孔子创立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学于六艺之中,留心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谓“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主张“为政以德”,重教化,轻刑罚,认为“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孔子创设私学,周游列国,以“诗书礼乐” 教弟子,从游者达三千人。当时即有“圣人”之称。战国时,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儒家分为八派,影响最大者为孟轲、荀况二派。孟轲,倡“性善”说,谓“仁义礼智”为人心所固有。主张“行仁政”,尊王道而贱霸道。其教育思想以“扩充”固有善性为基本观点,要求“反求诸己”,“深造”、“自得”。相信教育有方,则“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况集先秦诸子之大成, 而以儒学为旨归。倡“性恶”说,认为礼义非天性,乃生于人为。政治上主张王霸结合,“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荀子·王制》)。教育上主张用礼义陶冶和改变人的本性,“化性而起伪”(《性恶》)。孟荀在教育观上存在重内发和重外塑的明显分歧,但都肯定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礼记》中的《大学》与《学记》反映出战国末期孟、荀教育思想融合的趋势。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在封建时代文化教育发展中遂居于主流和正统地位。汉代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引谶纬以阐发儒经的“微言”、“大义”,为封建大一统提供论据;以刘歆、马融等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家着意于名物训诂,重在经籍的考证。东汉末年, 郑玄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经,“遍注群经”,集两汉经学之大成。从西

汉开始,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典遂成为士子必读之书,人才选拔亦以儒学为依据。魏晋时期,王弼、何晏等以老庄之学解释儒学,倡为玄学, 薄名教而任自然。宋明时期,学派林立,儒学在与佛、道思想交互影响中, 产生了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程朱重“道问学”,“居敬”、“穷理”;陆王重“尊德性”,“发明本心”;而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共同宗旨。他们所说的“天理”即是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和道德的最高准则。朱熹取《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著《四书集注》,元代开始用于科举考试,流行最广。清代有重“义理”的宋学,亦有重“考据”的汉学,在继承中又有所发展,后者更多少受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的影响。近代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结合西学,阐发今文经学,为变法维新改革教育制度制造舆论。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又产生当代的新儒学,其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