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能任事的男子。先秦时期居贵族的最下层。《孝经·士章》邢昺疏: “次卿大夫者,即士也。⋯⋯《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 春秋时,多为卿大夫之家臣。《礼记·杂记》“士次于公馆”郑玄注:“士谓邑宰也。”《礼器》:“子路为季氏宰。”郑玄注:“宰,治邑吏也。” 也有参加农业生产的。《礼记·少邑》:“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 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郑玄注:“士禄薄,子以农事为业。”② 已达结婚年龄的已婚或未婚的男子。《诗·郑风》:“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郑玄笺:“云此夫妇相警觉以夙兴。”孔颖达疏:“士者,男子之大号。”

《荀子·非相》:“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杨倞注:“士者,未聚妻之称。”

③从事道艺的知识分子。《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 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范宁集解:“士民,学习道艺者。或专指有德行者。”《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邢昺疏:“士,有德之称。”

①掌刑狱之官。《书·尧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究,汝作士,五刑有服。’孔安国传:“士,理官也。”⑤兵士。《国语·齐语》: “士乡十五。”韦昭注:“此士,兵士也。”《左传·定公十一年》:“士兵之。”杜预注:“以兵击莱人。”或专指车兵。《吕氏春秋·简选》:“锐卒千人。”注:“在车曰士,步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