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据先秦典籍,多指老聃。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是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里人,姓李, 名耳。曾做过周朝守藏史,管理王室文献典籍。熟谙典籍,精于历史,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教育思想上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习道之自然无为,自由发展人的自然本性,使之返归真朴。因此反对政教礼乐,否定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出“绝仁弃义”、“绝圣弃智”和“绝学无忧”的主张,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六十五章》)。提倡“行不言之教”,把学习得道(“为道”)理解为:由观察客观事物(“观”) 至把握事物的本质(“明”),最后达到直接体悟道之全体大用(“玄览”), 即由外及内、向内化知的具有直觉特征的认知过程,由此强调对道的自知独

见与个人体悟。称此为“学不学,以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六十四章》)。并认为“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学道必须端正态度,反对先知先见及无根据的臆断,要求“致虚极、守静笃”,排除杂念私见,保持虚静清净的心态。在道德教育思想上认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出于道而法于道,道法自然,因而人类之道德与自然之道德相一致,并以自然之道德为依据,所谓“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应以自然无为为最高道德规范,而“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故而理想人格的品德是“上德若谷”,“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仅要求“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更要“知足”、“知止”,认为由此才可长久保身。这种理想人格的修养原则或方法, 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治人事天莫如啬”。其思想中还包含有一些辩证法因素,如提倡“正言若反”,强调从事物的对立面转化关系去认知事物本质的启发方式;并首次提出“师资”概念,“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影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历代注本较著者有韩非《解老》、《喻老》(存《韩非子》),河上公注《道德经》,王弼《老子注》,魏源《老子本义》等,以王弼注本为最通行。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与通行本略有出入,但大体一致,可相校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