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学派

指清代活跃于扬州一带,以王懋竑、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等为代表的学派。产生于戴学基础,其中王念孙是戴氏弟子,任大椿是戴氏同事,焦循一生推崇戴学。清代学术,吴学(派)最专,徽学(皖派)最精,扬州之学最通。扬州学派继承和发展戴震优点,其治学特点,首在能“创”, 如焦循研究《易经》,黄承吉研究文字,均前无古人,自创新例;次在能“通”, 如王念孙研究训诂,阮元研究名物制度,汪中辨明学术源流,都能融会贯通。其治学规模、次第、方法,集吴、皖二派之长,又有独具风格,非吴、皖所能及。如焦循在阐明性理、讨论经学、教戒子弟等方面都强调“会通”,主张“日新”,反对“据守”和所谓“定论”。在求知领域上,扬州学派不仅研究经学,也研究史学、诸子、历算、词曲、戏剧、谣谚等。在自然科学、哲学、教育、训诂、校勘、编书、刻书等方面都有贡献。清刘毓崧谓“百年以来,杨郡名儒尤盛”(《通义堂文集·吴礼北竹西求友图序》)。清薛寿指出,扬州“素称沃壤。⋯⋯江淮繁富,为天下冠。士有负宏才硕学者,不远千里百里,往来于其间。巨商大族,每以宾客争至为宠荣。兼有师儒之爱才,提倡风雅。以故人文汇萃,甲于他郡”(《学诂斋文集·读画舫录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