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1281—1354)

元教育家。字明远,更字仲公,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曾随陈苑习陆象山之学,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终身隐居家乡,建竹庄书院,从事教育。他认为天地万物由一理所生,穷理并非求知于万物,而应求诸己,因“万物皆我,我即万物”,故格物穷理即穷格自己之心。“吾心之灵,本无限碍,本无翳滓,本无拘系,本无浪流”(《俟庵集》),只要反躬内求,究明本心,即可完成自我的认识和修养过程。他认为“善者吾性”,圣人与常人一样,而非学则不能以自明,通过教育才可使人对道德达到理性的自觉,才能成其“所以为人”。学习的目的就是成贤圣,贤圣的标准就是尽去物欲,“复其本有之至诚”,其实质是培养封建统治所需要的孝子忠臣,使能“临民莅政”,变化风俗。他认为当时风俗大坏、学风不正, 因此强调道德践履,知行不能割裂,学用应该统一,不能“言其言”而“心其心”。还主张在保持先内后外、反观内求、发明本心的前提下,吸取理学家的读书工夫。 与陆九渊“六经注我”的态度不同,也重视读经明理,但希望纠正理学未流耽于训诂和心学未流堕于禅化的偏向。谓人心正,“则所谓

《书》者,此心之行事;《诗》者,此心之咏歌;《易》者,此心之变化;

《春秋》者,此心之是非;《礼》者,此心之周旋中节;至孝友睦姻任恤, 皆此心之推也”(同上)。著有《俟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