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

①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的合称。《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政治伦理课,包括奴隶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分为五类:一曰吉礼,讲祭祖祀神;二日凶礼, 讲丧葬凶荒;三曰宾礼,讲朝会过从;四曰军礼,讲兴师征伐;五曰嘉礼, 讲冠婚宴饮。“乐”为综合艺术课(音乐、诗歌、舞蹈结合为一)。传说其内容包括六代乐舞:黄帝之乐《云门》、尧乐《大咸》、舜乐《大韶》、禹乐《大夏》、汤乐《大濩》、周武王乐《大武》。“射”与“御”为军事训练课。“射”的标准有五:一曰“白矢”,穿透箭靶,露出箭头。二曰“参连”,三箭连发。三曰“剡注”,锋利易入。四曰“襄尺”,君臣同射,臣后退一尺。五曰“井仪”,四矢中的,呈井字形。“御”的标准亦有五:一曰“鸣和鸾”,“和”与“鸾”都是车上的铃,驱车时和与鸾共鸣而有节奏。二曰“逐水曲”,沿水边驰驱,而不颠坠。三曰“过君表”,驰入辕门,而不碰撞设置的障碍。四曰“舞交衢”,在交叉道上往来奔驰,轻盈而有旋律。五曰“逐禽左”,追逐野兽,使向左方逃窜,便君主射击。(礼规定君主从左方射击)“书”与“数”为基础文化课。《周礼》有“六书”、“九数” 之名,而无细目。据汉代学者解释,“六书”:一曰“象形,照实物描绘, 如日像一轮红日,月像一弯新月。二曰“指事”,用符号表明意义,如木下加“一”为本(根),木上加“一”为末(梢)。三曰“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为一字,如上小下大为尖,三人合一为众。四曰“形声”, 意符与声符结合。如鲤、鲫之类。五曰“转注”,同部首的同义字互相解释, 如“老,考也”。“考,老也”。六曰“假借”,借用同音字,如“汝”本义为水名,借作人称代词,义同“你”。“九数”:一曰“方田”,讲土地面积计算等。二曰“粟米”,讲按比例交换等。三曰“衰分”,讲按比例分配。四曰“少广”,讲在体积计算中运用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五曰“商功”,讲工程计算,主要为体积的计算。六曰“均输”,讲合理安排运输及分配徭役等。七曰“盈不足”,讲运用假设法解决难题。八曰“方程”,讲联立一次方及正负数。九曰“勾股”,讲“勾股定理”。“六艺”以“礼” 为中心,文武兼备,代表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水平。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在大学阶段学习。

②汉以后指“六经”。《史记·滑稽列传》:“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刘歆《七略》著录六经,称为“六艺略”,见《汉书·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