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1200)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龙溪,卒于建阳,后人称他为闽人,学派为“闻学”。青年时,学无常师,出入经传释老。十九岁中进士, 二十二岁任泉州同安主簿。卸任后,师事李侗,专心于儒学,为二程四传弟子。三十至五十岁,挂职官观,主要从事讲学、学术会讲与著述。先后在建阳天湖寒泉坞建立寒泉精舍,在武夷山五曲建立武夷精舍,聚徒教学。并撰成奠定理学基础的著作《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伊洛渊源录》、

《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五十一岁后,第二次出任地方官,先后知南康军、漳州、潭州等。宁宗即位,被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由于统治层内部的权力斗争,仅月余即被免职,改任秘阁修撰,时年已六十六。回福建后,在考亭建立竹林精舍,继续从事私人讲学。庆元二年(1196),当权的韩侂胄派斥其所代表的理学为伪学。又二年,立《伪学逆党籍》。不久病逝。在地方官任内,积极发展地方教育,如整顿同安县学;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 所订《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官学和书院共同遵循的学规。在漳州,首次刊刻所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由此形成《四书》之名,与《五经》并称, 流传于世。在潭州,整饬岳麓书院。从政之余,亲自执教。从事教育达五十

年之久。笃信儒家“为政以德”的主张,强调封建伦常道德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约束作用。把三纲五常抬高为“天理”,“治道的本根”。认为修身是封建统治者齐家、治国的出发点和基础。继孟轲、二程后重申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人伦”,教人做人,其实际内容即是“明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人欲”同存于人性之中,互相对立,互为消长。人性是由“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结合而成。“天命之性”,即“天理”,是人禀受于独立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理”而成,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故亦称“明德”。“人欲”源自“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人禀受于“理”的派生物“气”而成,即人的“血气之身”,是“天命之性” 的安顿处。善恶取决于人出世时所禀气的厚薄、清浊。禀气清又厚者,则“气与理一”,不易被物欲所累,“天理”昭著。禀气薄又浊者,易滋生“有己之私欲”,易为外物所诱,表现为“人欲”,从而将“天理”遮蔽。他指出, 凡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质之偏,人欲之私,需要经过教育和自我修养,“变化气质”,逐步达到“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他抨击宋代学校以科举入仕为直接目标,乃是一种“干禄蹈利”、“忘本逐末”的教育,由是导致社会风俗败坏,人才衰乏。认为国家设立学校,最终目的固在造就贤才,改善吏治;但首先应引导学子做“遏人欲而存天理”的功夫,成为一个能恪守纲常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并具有“孔颜乐处”情操修养的人(亦称醇儒),然后“待朝廷之用”。他将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大约十五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十五岁以后受大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之以事”, 即向少年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训练其道德行为习惯。他编纂《小学》、

《童蒙须知》等,作为小学教育用书,使“义理有以博其心,规矩有以约其外”(《朱子大全·谕诸职事》)。在小学教育打下做人的“坯子”的基础上,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明此事之理”,即“格物穷理”,研究义理。主要途径是读圣贤书,从《近思录》,进入《四书》,再深入《五经》及史籍。他重视封建道德伦理、人生观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制约作用,认为只有“知理之所当然”,才能“责其身以必然”。尤其要通过读书,明白“理一分殊”之哲理。依据其“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知行相须”的知行观,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育之次序,“穷是理而守之”。指出“主敬”功夫贯穿于读书和修身两个阶段的始终。所谓主敬即“心不放肆”,“动作不放肆”,随时随处“提撕此心”。实是一种主动排除各种物欲和情绪的干扰,集中思想、精力于自己既定目的的追索和践履的心理状态。提倡自学和勤作札记。认为教师只需作“解惑”式的讲学。关于如何读书,他总结为:“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 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辛卯行宫便殿奏劄》)。其读书方法,门人辅汉卿等归纳为六条:“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元程端礼所撰《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循朱熹本意,引朱熹语录,就六条读书法逐条加以注释,收入《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明清教育实践,影响颇大。大学教育,始于读书,终于修身,这叫做“下学上达”,又称作“由博返约”。在修身过程中提倡“慎独”、“节情”和“忍” 的修养功夫。著述甚丰,涉及哲学、经学、史学、文学、乐律、辨伪,以至于自然科学领域,在教育方面发生重大影响的,尚有《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资治通鉴纲目》等,南宋以后,和《四书》并为官学教材和科举考试用书。后人纂有《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