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约前 468—前 376)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宋国人,一说鲁国人。始学儒学而后背离儒学, “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批判儒家的学者,开创了墨家学派。活跃于鲁、宋、楚、齐诸国,与儒家并为显学。大有压倒儒家之势。“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 则归墨⋯⋯吾为此■”(《孟子·滕文公下》)。设想通过“上说下教”、“强说人”、“虽不扣必鸣”的方式以实现其提倡兼爱非攻,企图实现“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理想社会。主张培养“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之”的“兼士”,以“兴利除害”、“行义” 为己任。墨家学派强调自身的严密组织和纪律管理,使弟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为荣。墨家领袖称“巨子”(意谓“圣人”),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率先艰苦实践执行纪律,以言行取信于弟子和社会。弟子须无条件服从巨子命令。出仕做官,要实践墨家政治纲领, 履行义务,违者,则可由巨子召回。墨翟为第一任“巨子”。其学说思想, 反映“农与工肆之人”的愿望。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持“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的科学态度。对弟子除授以《诗》、《书》,并以逻辑学、守卫战术、制作防卫战具技艺、劳作等作为教育内容,广泛地涉及几何学、力学、光学、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和科学实验。秦汉以后墨学失传。现存有《墨子》五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