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义讲经

佛教教学方法。始于东晋。时僧竺法雅在高邑建寺,僧众常百余人。门下弟子,皆“世典(儒道等书)有功,未善佛理”。他与康法朗等便“以经中事数(如四谛、五戒等佛教事项、概念和教义),拟配外书(儒道经书), 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高僧传·竺法雅传》)。并以“外典、佛经、递互讲说”来解析佛经中的疑难之处。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老庄玄学的概念名词和思想,去比附、解释佛教义理的格义讲经之风。道安曾以“先拘格义,于理多违”为由加以反对,但亦自谓其禅法是“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安般注序》)。并允其弟子慧远以《庄子》义连类、比附佛经, 以晓惑者。此对南北朝儒家教育产生影响。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 便把五常比作五戒。南朝宋儒生何尚之答宋文帝语亦谓:“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宋内,则仁人百万矣”(《弘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