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为人所行之道路。《说文解字》:“道,所行路也”。段玉裁注: “《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引伸为事理。” 春秋时期始有天道与人道之分。《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子产之言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儒家创始者孔子主要讲人道,其内容为以“仁” 或“忠恕”为核心的政治主张和伦理规范。《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又《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发挥孔子的仁道思想,谓“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荀子承认“天有常道”(《荀子·天论》,但强调“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儒效》)。又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道家尚自然,以道为万物本源。老子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庄子继之,谓道“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由此引出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以三纲五常为道的内容,谓“道之大原出于天”(《汉书·董仲舒传》),“王承先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唐韩愈祖述孔孟,反对佛老,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原道》)。宋代理学家继承儒家传统,融取佛、道思想。或认为道由气生,并赋予气以物质属性,谓“由气化有道之名”(张载《正蒙·太和》);或以理释道, 如朱熹称“理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答黄道夫》)。“礼者天理之节又也”(《论语·颜渊》“克己复礼”注)。把封建伦理视为天理,进而提出“去人欲”,“存天理”的主张。明清教育思想家循此二说而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