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道教教派之一。创始于东晋中期。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杨羲托言魏夫人和众仙真下降授《上清经》(即《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一卷,传与许氏父子,以后在转相传授中,逐渐形成派别。重诵经、修功德及存神服气等。与天师道、灵宝派等并行于世。南北朝时,经茅山陶弘景对上清经的搜集整理,传播甚广,“京师及江东数郡,略无人不有”。陶弘景编撰《真诰》,对上清经产生及其传授历史,加以系统叙述。遂从其始,变经书传授为组织接替,世称为上清茅山派。历隋唐至宋,极为兴盛。元代并入正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