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1139—1193)

南宋心学家、教育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三十四岁中进士。在家乡金溪辟槐堂书屋,开始讲学。曾会朱熹于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 辩论修养和治学方法,史称“鹅湖之会”。四十九岁时,在象山立精舍讲学, 是其讲学最盛期。历任靖安、崇安主薄,国子正,出知荆门军。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认为“心”与“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杂说》)。以证明封建道德人心所固有,不可更变。教育上主张“教人做个人”,“学者所以为学, 学为人而已”(《语录下》)。治学方法上曾和朱熹长期辩论,批评朱熹注重读书、强调穷理致知的工夫是“支离”,没有抓住根本。主张为学途径是“立大”、“知本”、“发明本心”,他称之为“简易功夫”。认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吾“心”中,只要“切己自反”,自行“剥落”物欲,即可“心

明”,悟得本心。“知理”,不必多读书,“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语录上》)。著名弟子有杨简、袁燮、舒璘、沈焕,均为四明(今浙江宁波) 人。因境内有甬江,学者称“甬上四先生”。其学由明王守仁继承和发展, 成为“陆王学派”,后人称为“心学”。著作经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