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作业控制的内容

(一)影响生产作业过程的因素

影响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的具体因素应该说是相当多的。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将其大体划分为以下类别:

  1. 按因素存在形态的差异划分,可以分为:(1)单个、独立形态的显性因素(如劳动者、工业设备、工业原材料等等);(2)复合、广布形态的隐性因素(如科学技术、管理等等)。这种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例如,劳动者体内便含有隐性子因素(心理方面、思想方面);管理因素也包含不少显性成份(如组织规章、组织单位、员工等级等)。

  2. 按因素作用特点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1)系统性因素:即作用重大、影响明显从而较易察觉的可控性因素或必控性因素;(2)偶然性因素: 即随机发生、作用细微从而不易探察的不可控或因技术、经济原因不必控制的因素。这种分类自然也不是绝对的。某种偶然因素若多次、反复发生,即为系统因素。

(二)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内容

生产作业控制,从理论上讲,可按受控对象物质存在方式的不同,分为两项基本工作内容。

  1. 生产要素的控制。即以单个的生产要素及其运动为对象所开展的控制活动。

企业生产要素指的是企业生产活动赖以正常进行的基本因素(或元素)。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别,或曰分别有简单与复杂之谓。

  1. 简单要素: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类进行生产劳动必备的三个有形的物质因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这一概念多用于商品的单一生产过程及其内在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研究,(2)复杂要素:按照商品的本性(为销而产、为卖而买),即使在简单商品生产时期,企业(主要为手工业)再生产过程仅仅依靠上述简单要素也无法正常进行循环。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并进行再生产,生产者必须努力适应逐渐变化的用户需求,不断加剧的商业竞争,相应竭力增加资本(资金)投入、更新生产工具、改良劳动技艺、创制新型产品、变换销售手法。故当时即存在与“简单要素”相对应的“复杂要素”。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人类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构成内容相应也就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性表现为:一方面,不仅新情况、新条件增加了新的要素,而且还促使简单要素衍化出(或衍变成)若干作用日益突出并具有现代社会特殊规定性的独立因素。概言之,这些要素是:1.市场(可细分为用户需求、供销条件、竞争态势等);2.资本金(含自有资本金、融资信用等);3.现代科学技术; 4.以机器体系或自动机器体系为主体的劳动资料;5.多样化、复合化的劳动对象;6.脑、体力结合的专业化劳动者;7.信息及其传导系统;8.现代化管

理。另一方面,上述形态各异的多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内在联系更趋紧密,从而单个要素对生产经营整体影响的灵敏度日见提高,可以各从不同角度“牵一发而动全身”。

  1. 生产流程的控制。即对于多个生产要素相互匹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产转换过程实施的控制。

上述两类控制,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生产要素的控制,着重控制各单一要素投入的期、量、质和其内部结构。生产流程的控制,着重调节各要素的关系,制导要素共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频率(以求和谐、均衡),节制输出物的期、量及品质。

但是,上述两类控制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也难以区分。因为:生产要素控制中的“要素”,总是运动(流转)的要素;生产流程控制中的“流程”, 总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流动。所以,生产作业控制,又可以从要素和流程的综合上,分为以下三项内容。

  1. 关键性显性因素活动的分析及其控制。何为“关键”,则依时间、场合的变化而定。一般来讲,是指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牵制全局的主导性显性要素。

  2. 复合、广布形态隐性因素活动的系统分析及其控制。

  3. 系统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之间区别与联系的研究,以及对判别为系统性因素的活动实施调控。

在以上三项内容中,第 2、第 3 两项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都比较大,从而往往需要动员广大员工并采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顺利开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集中考虑生产的目的(即出产合格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将生产作业控制分为数量控制、质量控制、时间进度控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