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清刷黄”

明清统治者另一个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便是实行所谓“蓄清刷黄”的政策。淮阴附近是淮河、黄河、运河三条河流的交会点。由于黄河河槽的逐渐淤积和抬高,不但阻碍了淮水的下泄,也阻碍了运河的交通,使维持封建统治经济命脉的漕运,受到了威胁。于是,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 年),潘季驯总理河漕,治淮以大筑高堰“蓄清刷黄”为主,自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

陵湖,修筑洪泽湖“高家堰”大堤三十公里①,用抬高洪泽湖水位的办法,把淮水清水蓄起来,借以冲刷黄河的浑水。但是黄强淮弱,不仅没有改变黄河泥沙对运河的淤积,反而更加重了淮河的灾难。因为淮河的水位被抬高以后, 中游的淮水更加不容易下泄,淮河的上中游地区更加泛滥成灾,而且洪泽湖本身也被倒灌的黄河浑水淤高了。清康熙十九年(1680 年),淮河上游山洪暴发,下游宣泄不畅,洪泽湖洪水猛涨,湖堤溃决,把整个泗州城都吞没在滔滔湖水之中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