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 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决口之初,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 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②。从此,黄河下游结束了六百六十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当时翁同■、李鸿章等代表安徽、江苏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意堵口。山东巡抚丁宝桢代表山东地主阶级的意见,则要求堵口归故。双方争执不休,而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③。因而在二十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直至光绪元年(1875 年)始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今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里,河患仍连年不断, 从 1855 年至 1938 年,决口达一百二十四次,有时向北侵入徒骇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同治七年(1868 年)河决荥泽房庄及光绪十三年(1887 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的两次,危害较大,但都随时堵塞,没有构成河道大的改变。本世纪内曾发生二次较大的决口:一次是 1933 年遇到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内

温县至长垣的二百多公里内决口五十二处,造成极大灾难①;一次是 1938 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至 1947 年 3 月,始堵口,恢复今黄河故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道越来越频繁。除第一、二两次大徙后,长达数百年间,决徙次数甚少,有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外, 庆历、明昌改道后,连三十年固定的河道都没有出现过,弘治改道后,入淮之水仍数股并存,流程紊乱,主流也时有变更。明、清统治者为了“挽黄保运”,不惜逆河之性,强使“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但最终仍不免回到渤海湾入海。整个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泛道更迭演变的过程极为复杂, 胡渭所举只不过代表其变迁大势而已。近年邹逸麟以河道主要流向为据,提出按宋代以前由渤海入海,金元以后数股汇淮入海,明嘉靖后期单股会淮入海及清咸丰五年以后由山东利津入海四个阶段的分期主张①,似更简明而条理清晰,颇有独到之处。

黄河改道以下游为主,但上、中游也有改道。上游主要发生于河套平原的后套地方,据《水经注》的记载:河水“北过朔方临戎县西,⋯⋯河水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故城东,⋯⋯其水积而为

② 《咸丰东华录》三四。

③ 林修竹:《历代治黄史》卷五,同治十三年条。

① 吴君勉:《古今治河图说》页 49、55。

① 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 年 8 月。

屠申泽,泽东西百二十里”。河水又“屈从(临戎)县北东流,⋯⋯为北河”。河水“东迳高阙南⋯⋯临河县故城北”②。说明现在后套北面的黄河支流五加河,古代称作“北河”。是黄河的正流,而称作“南河”的今河道,却是支流。因此,《水经注》直呼北河为“河水”。秦汉时,今后套地方也称为“河南地”。直至清初,北河河口日渐淤塞,近河口的屠申泽(因在窳浑县城东, 亦称窳浑泽,后世改称腾格里海)到清中叶以后由于黄河河道东移,屠申泽因失去水源,已淤塞成沙阜,北河也就逐渐缩小成为分流的“五加河”(乌加河),黄河主流始改行南河。

至于蜿蜒于陕晋之间的黄河中游河道,局部地区因洪水的冲刷而呈左右摆动,如原位于黄河西岸的大庆关(古名临晋关)以南的河道在明成化年间

(1465—1487 年)偏向西流,使自古“入渭”的洛水①,改为入河。到万历年间(1573—1619 年)大庆关以北一段河道也改为偏西流,直达朝邑县治, 大庆关遂被隔于河东。到清咸丰年间(1851—1861 年),大庆关南段又变为偏东流,洛水又改入渭。到光绪二十年(1894 年)左右,洛水又因此段河道偏西而重又

入河。1934 年大水,河又向东偏,洛水又入渭,大庆关也恢复到河西的位置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