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清时期的海河

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全国的政治中心移到了海河流域,但在经济上却要仰给于江南,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维持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上,当时海河水系南支的滹沱河、漳水分别由献县、馆陶注入御河(即卫河)而北流, 在直沽(天津)与北来的永定河、白河(合为潞河,即北运河)相汇,一起东流入海,海河水系宣泄不畅的情况日趋严重。明代统治者为了减轻运河洪水的威胁,以保障漕运,先后在运河以东开凿了德州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沧州捷地减河和兴济减河。清代又继续开凿了宣惠河及马厂减河以分泄洪水。

海河水系中因泥沙特多而有“小黄河”之称的桑乾河,明时即“冲激震荡,迁徙弗常”。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于河的上段修筑大堤,并改桑乾河名永定河后,下游因泥沙淤积,仍摆动频繁,到道光十年(1830 年)

①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德州·平原郡·平昌县。

② 《新唐书》卷一七二《杜中立传》。

③ 《元和郡县志》卷一八《河北道》三,定州。

④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

的百余年间,历时较长的改道就有八次之多。子牙河上游的滹沱河,水急势猛,冲荡无羁,“明初,故道由藁城、晋州抵宁晋入卫,其后迁徙不一”①。清代从顺治到乾隆的百年间,即迁徒达二十五次之多③ 。直至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年),始以子

牙河为正流而得到稳定。北支白河(即潮白河下游,原名潞河),明代泥沙淤积严重,永乐初至成化初曾八决耎儿渡(在武清、通州间),清康熙年间又两决筐儿港。清政府为保证北运河的畅通,于河西务上流青龙湾开王家务引河至七里海,另开筐儿港引河“至北塘口,入蓟运河归海”①。使海河水系与蓟运河也得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