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明、清时期的海运

元朝的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也极发达。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都集中于长江口以南,有广州、泉州、福州、温州、庆元(今宁波市)、杭州、澉浦、上海等,其中除福州外,都是设有市舶司和提举司的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至于长江口以北,元代开始新辟了一条由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 将江南的漕粮通过海上运送到大都去的大规模的“海运”航线。由海上运粮的事,汉、唐时候就已经有了,但由于海道运输的艰险,未能为漕运所利用。元丞相伯颜曾在至元十三年(1276 年)攻破南宋首都杭州后,利用海运把南宋的库藏图籍从崇明州(今上海崇明县)载运到直沽(今天津北)以达大都的经验,元世祖因见江南漕运由内河辅以陆运,辗转费时,耗费不赀,便于至元十九年(1282 年)“用伯颜之言,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①。实行海道运粮,不仅便利了江南地区粮食的北运,而且漕船返回时,将北方的豆、谷和土特产品载运到南方,对南北物资的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

实行海运之初,由于对海道线路的情况不够熟悉,对海上气候的变化也不能有效地掌握,因而海运十分艰险,每年都有大量船只沉没,粮食损失平均每年以十多万石计。为了寻找经济安全的海运线路,海道漕运路线曾有过几次变更。最初,从平江路刘家港出长江北口,绕过扬州路通州海门县(今江苏海门县)附近的黄连沙头(今江苏启东以东海中)、万里长滩(启东稍北,后与大陆涨连),向北沿山■而行,经盐城县、东海县(今江苏新海连市东)、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胶州(今山东胶县)界,过灵山洋(今青岛市附近),转向东北至成山角,然后折向西,通过渤海南部,到达界河口

(今天津市附近海河口),再沿河至终点站杨村马头(今河北武清县)。“计其水程自浏家港至杨村马头,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①。这是第一次海道运粮路线,应用平底船六十艘,“沿山求屿,风信失时”,从 1282 年八月启航, 次年三月才到达直沽,因航线离海岸过近,浅沙太多,航行迟缓,且多危险。

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朱清建议另行“踏开生路”,自刘家港启航后,至海门县以东转过沙嘴,由万里长滩附近直放大洋过青水洋(北纬 34

度,东经 122 度附近海域)、黑水洋(北纬 32—36 度,东经

图 9-5 元朝的海运 123 度以东一带海域)而至成山,再过渤海南部的刘家岛(今刘公岛)、之罘岛、沙门岛(登州北),然后越过莱州大洋,以抵界河口。这条航线比旧道径直,如得便风,约半月可达,如“风水不便,迂回盘摺,或一月、四十日之上,方能到彼”

① 《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海运》。

① 《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海运》。

以上两条航线,都不够理想。至元三十年(1293 年),殷明略另开新道, “自刘家港开洋,至崇明州三沙放洋,望东行驶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聚■取薪水毕,到登州沙门岛于莱州大洋入界河”①。这条取道远洋的新路,可避过近海的浅沙。同时,由于元海运的起运季节,多在阴历四、五月以后,正与中太平洋西部“黑潮暖流”西边的支流的流向相配合,并可充分利用初夏以后来自南方的信风,所以非常迅速。“当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比以前的两道都方便得多,因而这条路线一直为以后所沿用。

但当时航海情况,仍然是“风涛不测,粮船漂溺者无岁无之”③。为了要“避东海(今黄海成山角)数千之险”⑤,元政府还曾于至元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280—1285 年)间,试开一条纵贯山东半岛,由今胶县附近的胶州湾通到今掖县附近的莱州湾的“胶莱运河”,以便漕船从淮河出海,穿过胶莱运河,再北入直沽。但结果是这一运河并没有开辟成功,而是“劳费不赀,卒无成效”。尽管如此,但由于海运比陆运和内河航运要省费得多,所谓“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因而“终元之世,海运不废”⑥。至元十九至二十年(1282—1283 年)第一次海运只运粮四万六千石,第二年增至二十九万石,以后逐渐增加,到文宗天历二年(1329 年)已增至三百五十二万余石。

明时海运航道改由淮安至天津卫。其路线是由黄淮入海口的云梯关出航,经鹰游山、安东卫、石臼所、斋堂岛、灵山卫海面,越过胶州湾外,再经过鳌山卫、行村寨、靖海卫、宁津所海面,向东转过成山角,再往西经刘公岛、威海卫、之罘岛、登州沙门岛、桑岛,屺姆角、芙蓉岛、莱州大洋, 海仓口,侯镇店,北上越大、小清河海口,入直沽,抵天津卫。这条路线不需绕过黑水洋,较殷明略所开航道航程短而安全,但明代海运不如元时之盛, 且时有兴废。由于永乐年间再开会通河后,大运河基本上实现了全线通航, 漕运大部由运河承担,年运输量曾达四百万石,而海运正常的年运输量,则在一百万石左右。

清初实行海禁,海运陷于停顿,漕粮运输全部依靠河运。道光四年(1824 年),因黄河洪水骤涨,河运受阻,清宣宗采纳户部尚书英和恢复海运的建议,采取官督商运的形式,航运路线则改由上海启航,经过山东洋面,开抵天津海口后,再候潮由海口沿海河西上直驶天津。这条海路基本上仍是取道殷明略的那条路线①。计水程二千余公里,约逾旬日可至,然后用驳船由天津运往通州,转输京师各仓。每年海运漕粮约在一百五、六十万石左右。由于采用商船承包代运的方式,清政府“无造船之烦,无募丁之扰,利国便民, 计无逾此”②。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漕运全罢,漕粮改折现金,海道漕运始告终止。

自古以来,我国以帆船为主要交通工具,以漕船为水上运输组织形式的沿海水上交通,由于轮船的代兴和漕运的取消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晚清时

① ②胡书农辑:《大元海运记》。

③ ④《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海运》。

⑤ 崔旦伯:《海运篇》。

⑥ 邱濬:《大学衍义补》。

① 俞正燮:《癸巳存稿》。

② 《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货志》三《漕运》。

期逐渐形成了以上海为枢纽的近代沿海航路。上海以北的“北洋航路”,以海州、青岛、威海卫、烟台、天津、秦皇岛、营口、大连、安东为主要口岸; 上海以南的“南华航路”,则以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赤坎为重要港口。在这些通商口岸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的沿海航线。但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这些航路大多为外商经营的轮船公司所控制,成为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