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大规模的人工灌溉工程次第出现。其中在黄河流域较著名的有水利专家郑国在关中开凿的有名的郑国渠,以及魏国西门豹与史起引漳水溉邺的漳水十二渠。

郑国渠是关中最早和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它是一条沿关中平原北山南麓开凿的沟通泾水和洛水的大型渠道。秦始皇元年(前 246 年)派水利工程师郑国负责开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历时十余年始建成。据《水经·沮水注》记载,郑国渠“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瓠口”。按中山即仲山,在云阳县(今泾阳县西北十五公里)西七点五公里。东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以北,富平、蒲城以南,在龙阳镇以北注入洛水,全长一百五十余公里。沿途拦截从北山流下的冶、清、浊、漆、沮等水入渠,加大了渠道水量,灌溉农田四万余顷,相当于现在二百八十万亩。亩产高达一钟,相当现在亩产二百五十斤左右。使原来瘠薄的渭北平原,变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为秦国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郑国渠和引漳溉邺十二渠等,都曾利用淤灌改良盐碱地,即所谓“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①,使“不为用之壤”④,变成了农业高产的“沃土”。从此,灌溉不仅是解除干旱威胁,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业增产的根本措施之一,而且也成了利用和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手段。

黄淮流域先秦时期还有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的兴建。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周定王时(前 606—586 年),楚国令尹孙叔敖征集楚国人民在今安徽寿县南六十余里,兴建陂塘,蓄水灌溉农田。据《后汉书·王景传》,“(庐江)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水经·肥水注》在考察肥水源时,也确认芍陂“楚相孙叔敖所造”,并指出因其水“经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晋代以陂之水源之一为龙穴山,又称“龙泉陂”⑤。到了唐代,又因它位于寿县安丰城南,“号安丰塘”⑥。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记载了全国著名水利工程,却没有提到芍陂,可能是因为历史文献缺少对芍陂情况的记录,到西汉时又以年久失修而荒废了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