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河的水患
海河各干流多发源于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太行山及燕山山脉,上游河床纵深坡陡,与海拔仅五十米以下的平原几乎直接相连,坡度骤降,中下游因水流缓慢而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再加上海河流域每当夏秋之交, 常在太行山东坡、燕山南坡出现强烈暴雨,使几条干流洪水同时并发,而海河水系的尾闾即海河本身的排洪能力为一千二百秒立米,仅及海河五大干流流量的十分之一。河道泄流量上大下小,排泄不畅,极易泛滥成灾。至于海河尾闾本身从天津市区的金钢桥(即旧三汊口)到渤海湾头的大沽口,其直线距离仅五十余公里。但由于河身十分曲折,在发生自然截湾以前,其实际长度在十九世纪末期一度到达九十八公里左右,河道曲折率为一点八,远远超过了其它一些大河。沿岸地势又很低洼,每当潮水上涨或河流水位低落时, 海水即倒灌入河,由于河身狭窄弯曲,潮水倒灌时常溢出两岸,也使大面积农田受淹。
据历史记载,从明初公元 1368 年到解放前夕 1948 年的五百八十年间, 海河水系就发生过水灾三百八十七次,旱灾四百零七次。水灾时汪洋一片, 旱灾时赤地千里。其间北京被淹八次,天津被淹更达七十二次。如 1939 年的一次水灾,不仅淹进了天津市,冲毁了京汉、津浦两铁路,而且泛滥到一百一十六个县,受灾面积达四万五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八百多万,淹死和冻饿而死的达一万三千多人。天津市内水深七尺,百分之八十的街道可以行船, 受淹时间长达两个月。1920 年的一次旱灾,仅在河北省即有九十七县受灾, 三千六百多万亩农田减产或不收,受灾人口达八百七十多万。因旱涝交替, 洼地排水不良,土地盐碱化也极严重,洪、涝、旱、碱成了海河流域历史性的四大灾害。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1958 年完成了海河口防潮大闸工程,解除了海潮威胁。根据蓄泄并举的原则,在上游兴修官厅、密云等二十一座大型水库
(总库容达一百七十二亿立方米)以及许多中小型水库,以发挥蓄洪及调节水量的作用。在下游平原地区开挖和疏浚了潮白新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永定新河等大型骨干行洪河道,使海河五大于流分流入海,彻底
① ②《明史》卷八七《河渠志》五。
③ 《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
①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七《顺天府》二,山川。
改变了海河的扇状水系。并沿各河干流修建了四千多公里防洪大堤和整治了许多滞洪区,使排洪能力提高到二万四千七百秒立米,为解放前的九倍,改变了河道泄量上大下小、排泄不畅的局面。1963 年海河流域人民得以战胜了洪水量比 1939 年还要大两倍多的洪水灾害,确保了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同时,海河流域又大量兴建了引水灌溉工程,使灌溉面积提高为解放初期的七倍;在上游山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平原地区改造盐碱地等, 从而基本上控制了海河的洪、涝、旱、碱等灾害,使海河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