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代的柴塘、石塘和“坡陀法”海塘

宋代杭州湾海岸此坍彼涨,变化较大,海塘建设有了更大发展。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转运使陈尧佐因见竹笼装石筑塘,年久竹朽石散, 海塘易毁,便改用以柴、土为材料的卷埽式“柴塘”。景祜年间(1034—1038 年),知杭州俞献卿及工部侍郎张夏,见柴塘仍经不起潮水冲激,又先后在杭州江岸筑石塘。这是采用巨石砌筑的“壁立式”石塘。塘岸用条石顺砌, 层层上迭,临岸壁立,这样的石塘虽较坚固,但在海潮猛烈冲击下,正面受

① 《晋书》卷七六《虞潭传》。

②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五,杭州·盐官县。

③ 《古今图书集成》卷三一五海部艺文一之十八,《修筑捍海诸塘记略》。

力极大,岁月一久,塘身仍易圯倾。庆历四年(1044 年),转运使田瑜重修时,于“最悍激处,更为竹络,实以小石,布其下,复图折其岸势,以分杀水怒”①。这样,就减轻了涌潮对堤身的冲击力量。其后,鄞县县令王安石更创造“坡陀法”,即将石头砌成向下的斜坡,伸向海底,利用坡阶所起的消力作用,以减轻潮的强度。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 年),浙西提举刘垕创造了一种在石塘之内另筑土塘来阻挡咸潮的方法。即在海塘内侧再挖一道内河,叫“备塘河”,以消纳海水。一旦海塘决堤,或特大潮汛袭来,咸潮侵入海塘,备塘河就可以蓄存咸水,随后再排泄出海。而挖河所取之土,又在河的内侧堆成一条土塘, 称为“土备塘”。作为第二道防线以挡御咸潮,可保土地不致被海水浸渍而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