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渎

同年,隋炀帝又发动淮南十余万人,重修山阳渎。文帝开皇年间只疏通了北面原邗沟入淮的水口,由末口移至山阳。至于南口,因沙洲淤涨并岸, 江岸南移,舟行不便,炀帝重修山阳渎时,乃折向西南,改由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古扬子津)入江。同时,对原邗沟故道进行了全面整理,予以凿宽加深。经重修以后的山阳渎,全长约一百五十余公里,水面阔四十步①。于是通济渠自泗州入淮,浮淮至山阳,由扬子入江,成为沟通江淮南北交通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