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济水“三伏三见”的臆说

对于《禹贡》所述济水“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的提法,历代经释家从晋代的郭璞以至唐代的许敬宗,多从“入”、“溢”、“出”等字上望文生义,作出许多玄想,逐渐发展成为“三伏三见”的臆说。

《水经注》:“《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泰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济水重源,出轵县西北平地”①。按共山在济源县北二十里,轵县

① 《管子·地数篇》:“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这里所称泲水就是济水。

②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河东郡·垣县。

① 《水经注》卷七《济水》。

② 《水经注》卷七《济水注》。

① ②《水经注》卷七《济水注》。

在今河南济源东南,意即古济水自王屋山顶的太乙池发源后,随即潜流于地下,至今济源县北的平地上复出,流至今温县西南,这是“一伏一见”。《水经注》又引“《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就是说济水又自今温县东南潜流地下越过黄河以后,在荥阳以北复出,潴积为荥泽,这是“二伏二见”。

济水入河在河的北岸,而荥泽在河的南岸,对于这样一条小川,如何越过辽阔的黄河,古代经释家们作出了各样的解释。如《释名》:“济,济也; 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尚书·孔传》:“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尚书·正义》:“济水既入于河,与河相乱,而知截河过者,以河浊济清,南出还清,故可知也”。对这些似是而非的玄想之词,连唐高宗李治也表示怀疑。许敬宗回答他的质问时说:“古时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潜而出,合而更分,皆能识之”

。唐时河南的济水已湮塞不通,许敬宗又将济水伏流说进一步加以引伸谓: “自此(温)洑地过河而南出为荥,又洑而至曹、濮,散出于地,合而东, 汶水自南入之”①。这就是说在今荥阳东北的荥泽以东,济水又转成伏流,向东潜行至陶丘(今山东定陶西)之北,方从地下溢出,这是“三伏三见”。

济水的“三伏三见”说,流传很久,甚至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说: “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可见三伏三见的怪论,影响之深远。

宋代著名地理学家程大昌在其所著《禹贡山川地理图》中指出:许敬宗的伏流说,“盖取(黄河)重源以为本祖。独不思济其果能伏流,则当高宗之世,荥口虽不受河,犹有溢流汨出地底,则伏流之说信矣。今其河水不入荥口,则荥泽遂枯,尚言伏流,不其诬耶”。清代胡渭说:“河大而济小, 济既入河,河挟以俱东,济性虽劲疾,恐亦不能于大河之中曲折自如若此也”。他并引林之奇的话:“济清而河浊,济少而河多,以清之少者会浊之多者, 不数步间,即清者皆巳化而为浊矣。既合流数十里,安能自别其清者以溢为荥乎?”但胡渭在对济“入干河,溢为荥”表示疑义时,却又认为:“济渎所经之地,其下皆有伏流,遇空窦即便涌出③。”仍未摆脱伏流说的影响。

“河北之济”与“河南之济”两者毫无关系,前者是发源于今晋、豫二省交界处王屋山东南流入黄河的一条支流,后者则和漯水一样,是从黄河分出而东流入海的一条支津。“三伏三见”无非是承自黄河重源论的一种臆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