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珠江漏斗状海湾

相沿以来,人们大都将珠江三角洲的起点即西江羚羊峡东口、北江三水县的芦苞和东江东莞县的石龙附近,视为古代最北海岸线的顶点所在,也就是漏斗状海湾的上限。近年地理学界根据海相沉积,海生生物遗体的堆积及海岸地貌等为标志,进行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古海岸位置应从广州市东南的黄浦起,往西经过南海县的石湾、南庄,折向南经顺德县的西樵山、九江、甘竹、均安,再接江门、新会而达于古兜山东北麓的沙富①。在这条界线以北的地区,包括平原、山地、丘陵和台地,基本上是陆相沉积;在界线以南包括南海、番禺、顺德、中山、斗门、珠海、新会和宝安县境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则是海相沉积。考古工作者在三角洲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地区及其邻近地带,先后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中期(四、五千年前)和晚期(三、四千年前) 的文化遗址及遗存,它们都分布在上述古海岸线位置以内,以及五桂山、黄杨山等山丘周围的山麓平原地带;在古海岸线外侧新淤涨的三角洲沙田平原地带,则分布着大量反映古海岸位置的各种海蚀、海积地形的遗迹,以及只有在咸水海滩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原生蚝的介壳。以上根据海陆相沉积及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分布,说明了在古海岸线内侧的珠江三角洲边缘地带,原属于河流冲积平原性质的陆地,已经有着数千年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历史;界线以南的平原,则是海浸后形成的海湾,是以后从大海中淤浮出来的。

珠江漏斗状海湾存在的下限,一直延续到汉、晋时期。根据历史记载, 秦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市),因南临大海,故称南海。当时西江与北江的会合处今三水河口,正是南海郡番禺与四会两县的接壤处,西江古称郁水,又称泿水、牂牁江等。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郁水“东至四会入海”。《水经》:泿水“又东至高要县为大水,又东至南海番禺县西,分为二:其一南入于海;其一又东过县东,南入于海。”①前者由西江马口峡南流入海;后者则与来自石角河②的北江主航道会合。北江古称溱水,又称肄水, “南注于郁,而入于海”③,与西江会合后东流至番禺东入海。以上大体上即当日珠江溺谷湾的北限。随着西江、北江上游带来的泥沙的不断淤积,珠江溺谷湾内开始出现了一些冲积平原,今三角洲北部顺德的北部和中部地区, 平原已初步形成,高亢的岗地上也成为人们居住活动的地带。至于东江下游

① 黄少敏:《对珠江三角洲古海岸线的探讨》,载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河道变迁研究》。

① 《水经注》卷三十七《泿水》。

② 道光《南海县志》:石角河,晋后淤浅,其南的芦苞涌变为主航道。

③ 《水经注》卷三十八《溱水》。

河口处,秦汉时也还未有平原发育,仍呈三角港式河口,东江流域的博罗县还远设在今惠东县北面的梁化台地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珠江海湾沿岸地区逐渐得到开发。三国时,吴设平夷县(今新会西)于海湾之西,属南海郡。两晋更名为新夷。东晋咸和六年(331 年),更置东莞县于海湾之东(在今宝安县南)。南朝宋另设盆允县于今新会之北,并作为新建新会郡郡治,同时在海湾东侧设东官郡(今宝安西)。齐时东官郡治东迁至怀安(今惠州东),原地改设宝安县。梁时博罗县移至今东江边新址。陈时东莞县的茶山也发展成为集市④。东江河口区滩地已建立了盐场。以上建置都在古海岸线位置的内侧。当时古海岸线以外仍为大海,由于珠江流域气候湿热,植被生长茂密,流域来沙不多,西、北、东三江所夹带的泥沙虽经长年累月已使海湾逐渐淤积变浅,但除海湾北部顺德一带的冲积平原外,还没有达到顶积层的阶段——即形成海滩和逐渐出露水面形成沙洲的阶段。三角洲大体上仍处于水下发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