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魏至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经济的再造

北魏统一后,劳动人民得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从事生产,魏孝文帝又实行均田制等改革措施,黄河流域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由于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已是“府藏盈积”③。大城市洛阳、邺和长安又恢复了繁荣。北魏分裂以后,位于关中的西魏及其后的北周又作了一系列的改革,除继续推行均田制外,又建立了府兵制和释放奴婢等,使生产有了发展,为北周攻灭北齐完成黄河流域的统一,及西取巴、蜀,奠定了物质基础。

隋、唐时期,更以关中地区为王业本基,竭力经营。唐代大力发展关中农田水利事业,重开郑白渠,增加灌溉面积,使这个古老的农业地区,又重新得到开发。但关中平原毕竞范围有限,而隋唐盛世、京都繁荣、人口众多, 关中所产粮食不足以供应需要。隋王朝初建不久,隋文帝即开广通渠,从关东漕运粮食,隋、唐王朝还以洛阳为东都。关中发生自然灾害时,唐朝统治者还要东至洛阳就食,这说明关中为地理环境所限,在经济上已经不能适应王朝发展的要求。

隋初转运关东粮食时,曾沿水路交通线的卫、洛、陕、华四州设仓储粮, 其中洛、陕、华三州,分别是现在河南洛阳、陕县和陕西华县,位于洛河、黄河及渭河沿岸,是兼顾大河南北各州来粮而设的。而卫州治今河南旧淇县, 临近淇河,则为收藏太行山以东各地的粮食而设。开皇三年(583 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治今山西永济)、陕、虢

(治今河南卢氏)、熊(治今河南宜阳)、伊(治今河南临汝)、洛、郑(治今河南郑州)、怀(治今河南沁阳)、邵(治今山西垣曲)、卫(治今河南汲县)、汴(治今河南开封)、许(治今河南许昌)、汝(治今河南临汝) 等水次十三州,募置运米丁,⋯⋯以漕关东及汾晋之粟”。又开皇“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旱,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①。由上可知隋代京师所需粮食,多来自黄河中下游的关东、汾晋地区。这一地区当时在全国还是最富庶的,从这里漕运的粮食,不仅可以完全满足关中的需要,而且已经绰有余裕。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③。

① 《晋书》卷五《孝愍帝纪》。

② 《晋书》卷五六《孙绰传》。

③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① ②《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③ 《贞观政要》卷八《贡赋篇》。

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 年),“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 耒耜亦满”④。由于农业生产的大大发展,玄宗天宝八年(749 年),官仓存粮共有粟米九千六百万石。其中各道正仓中储粮最多的是河南道,达五百八十余万石,河东道次之,为三百五十余万石,关内、河北两道皆近二百万石。义仓所储超过千万石的,也仅河北、河南两道⑤。当时汾河流域的晋(今山西临汾县)、绛(今山西新绛县)二州,太行山以东的魏(今河北大名县)、邢(今河北邢台市)、贝(今河北清河县)三州,山东的濮(今山东旧濮县)、济(今山东茬平县)、博(今山东聊城县)三州运来的漕粮都很多⑥。以上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最富庶的地区仍是黄河中下游河北、河南一带。

隋、唐时期纺织业的中心也仍然在黄河下游的河南、河北地区。河北是前代以来的纺织业中心。北齐曾在定州(今河北定县)设置绫局。隋时则以相州(今河南安阳)所产绫纹细布最为精美。唐时定州产量仍居全国第一位。定州富家何明远一家,就拥有绫机五百张①。从绢的质量上来看,唐朝中期各地所产绢分为八等,一等为宋(今河南商丘市)、毫(今安徽毫县)二州;二等为郑、汴、曹(今山东定陶县西)、怀四州。以上六州中除怀州在河北外,其余皆在河南。三等十四州,河南五州,河北九州;四等十五州, 河南五州,河北十州;五等十四州,河南五州,河北二州,其余七州以及六、七、八三等皆在淮河以南。说明前四等全部都在黄河流域②。因而,唐代丝织产品无论从产量及质量来看,黄河下游的河南、河北地区都居于全国之首。

黄河中下游的富庶情况,从经济都会的分布上,也可得到反映。西京长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东都洛阳的繁华也仅次于长安。陪都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和歧州(今陕西凤翔县),则是北控汾河流域和西控关中西陲的要地。汴河岸上的汴、宋二州,永济渠畔的魏、贝二州,处于交通的要冲。此外还有河西走廊的凉州(今甘肃武威县)等,也很繁荣。

由上可见,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自汉、魏之际起,由于人为的因素, 几经变易、挫折与摧残,北魏以降,开始复苏,而到唐代中期以前,又达于鼎盛。

图 8—2 唐代中叶前后经济重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