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秋、战国时期关东、关西经济的发展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普遍被用作农业生产工具。《国语·齐语》:“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鉏、夷、斤、劚,试诸壤土”。当时,齐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④。近年来,考古发现,有不少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出土,如山西侯马北西庄春秋时期遗址中,即发现残铁犁铧一件①。河南辉县的战国魏墓中,发现有犁铧、锄、臿、镰、斧、等铁制农具达五十八件之多。铁器的使用为农业的深耕细作创造了条件。恩格斯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 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②。与铁器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有牛耕的使用,《论语·雍也篇》即有“犁牛之子骍且角”的记载。在耕作方法上也讲求“耕者且深,耨者熟耘”③,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进步。

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更加提高了冲积土地带的经济价值,连山东半岛上齐国莱夷的硗确之地,也都变成为可耕可种的土地了。春秋以前,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戎狄族活动的畜牧区。这两个地区和它南邻的关中盆地,汾、涑水流域在地理上的分界线,大致就是当时的农

① 《诗经·周颂·臣工》。

② 《诗经·大雅·公刘》。

③ 《周官·大司徒》。

④ 《管子·海王篇》。

① 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侯马北西庄东周遗址的清理》,《文物》1959 年 6 期。

② 《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72 年版,页 159。

③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

牧分界线。战国以后,这一分界线随着秦和三晋的开发而逐渐向北推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形成了关东、关西两个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所说的关,是指战国时秦国所置的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东有崤山,所以关东、关西又叫做山东、山西。当时关东是泛指函谷关以东,凡崤山、太行山以东至山东半岛,都在它的范围之内。关西则包括关中盆地和泾、渭、北洛上游,西至黄河等地区。

关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叙述,山东的特点是多鱼、盐、漆、丝;鸿沟以东,芒、砀以北的人民,“好稼穑”;“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梁、鲁、三河、宛、陈都是“好农而重民”。山东指的就是关东;鸿沟以东今安徽的砀山及其东南的芒山以北,正是古代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域;梁指原梁国位于中原地带的领地;鲁即沂、泗水以北地区;三河指晋西南汾、涑水流水域的河东,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河内和今洛阳迤西一带的河南;宛在今河南省的南阳;陈就是今天的淮阳,农业都比较发达。位于山东半岛的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①,并因其纺织品通行全国,而“冠带衣履天下”②。

春秋、战国时期农作物的分布,据《周礼·职方氏》篇的记载,在黍、稷、稻、麦、菽五种农作物中,黍、稷主要产于豫、兖、雍、冀、幽、并六州,遍及关东、关西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麦主产于豫、兖、并诸州;菽则仅限于豫、并二州;惟有稻产于长江流域的荆、扬二州。但对照《诗经》三百篇的内容,这五种农作物的分布,并不是完全限于《周礼·职方》所指的州限③。如《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监,不能艺稻梁,”说明山西西南部也是生产稻的。以上表明当时几种主要的农作物都出产于关东地区。同时,关东地区水利灌溉事业也有了发展,如楚国令尹孙叔敖在安徽寿县所修建的芍陂,溉田一万多顷,魏国西门豹开辟引漳溉邺十二渠等,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魏国的鸿沟流域、山东半岛的齐国以及太行山以东的邺城一带都成了关东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域。

整个关东地区在战国时期,由于以鸿沟系统为中心的运河开凿,组成了河淮平原的水网。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不少名都大邑相继出现,其中极大部分都在运河的沿线。如位于鸿沟、汳水之交的大梁(今开封市),既控扼鸿沟系统运河,又地处中州,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四方丛会, 经济发达,自不待言;菏、济二水之交的陶(今山东定陶县),因交通发达, 经济繁荣,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④的地方;位于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岸上的临淄(今山东旧临淄县),依仗桑、麻、鱼、盐之利, 成为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繁荣甚至达到“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①的程度;濮水边上的卫都濮阳(今河南濮阳县南),颍水边上的韩都阳翟(今河南禹县),汴、泗之交的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鸿沟入颍处的楚都陈(今河南淮阳县),淝水入淮处的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等,这些地方所以被各国先后选作政治上的首都,都是

①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②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③ 史念海:《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河山集》页 101—102。

④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① 《战国策·齐策》。

因为原先已经发展成为经济上的重心。其中彭城是控制江、淮、河、济交通的咽喉,南北货物首先在此集散,陈则正当“楚夏之交”②,居民多从事商业, 市场上的货物也以鱼、盐为大宗;另外,位于河、济分水处的荥阳(今荥阳县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东西货物的必经之地;位于睢、获二水之间的睢阳(今商丘县),水陆交通便利,很早就成为一个重要都会。这些经济都会的兴起,正是关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物。又由于运河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各地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正是四方云集,商业兴盛,人口众多,使它们具备了我国早期城市那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

图 8—1 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西地区农、牧业都很发达。《史记·货殖列传》叙述山西的特点是盛产木材(树木皮可造纸)、竹、谷、◻(可以织布的山中紵)、旄牦牛)、玉、石,多半属于林、牧业特产,是指泾、渭、北洛上游和迤西一带的产物; 龙门以北的山陕峡谷流域,又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都属于畜产品; 农业则以关中盆地比较发展。当时的农作物主要是黍、稷、菽、粟。

但是,关中平原在地理条件上却有其局限性。南面是群峰挺拔的秦岭, 北边是岗峦起伏的黄土丘陵,西有高岩深壑的陇山,为一长约三百公里、宽约一百公里狭长的平原地带,适于农业生产。再加上这个地区气候比太行山以东显得干燥,也不象河、济两岸那样湖泊群列。虽然关中农业开发较早, 但所产粮食仍不足以满足需要。战国末期,由于引泾灌溉的郑国渠的开凿, 使四万多顷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盐碱地得到了灌溉。从而把收获量提高到“收皆亩一钟”的水平。关中从此变成沃野,无荒年,被人们称颂为“陆海”② 和九州膏腴之地,成为全国最富庶的经济地区。正是在这一坚实的物质基础上,“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①。汉武帝也同样凭借关中这一稳固的战略基地,取得北伐匈奴和经营西域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