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泽湖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第四大淡水湖,水域面积达二千零六十九平方公里。古代淮河南岸淮阴、盱眙之间原分布着一些星罗棋布的小湖荡群,其中知名的有破釜塘、富陵湖、白水陂、万家湖、泥墩湖、成子湖等,被称为富陵诸湖。隋炀帝时,较大的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以后洪泽湖即由此而得名。北宋时,曾在淮阴、盱眙之间的淮河南岸开凿过洪泽运河和龟山运河,以避长淮之险①,可见那时淮河和南岸诸湖泊是不相通连的。十二世纪,黄河夺泗入淮后,黄河泥沙垫高了淮河下游的入海故道,河、淮交会的清口淤塞,下流不畅,洪水倒灌,淮阴以上的洪泽浦等湖荡低洼地区,洪流汇聚,连成一片,洪泽湖由此形成。

洪泽湖形成以后,仍继续受黄河溃决泛滥的影响。黄河所挟带的大量泥沙淤积于湖中,湖盆逐渐变浅,容量减小,泛滥的洪流遂向湖的四周浸淹, 湖面不断扩大,将过去屯垦的农田,兴建的村镇吞噬淹没。洪泽湖边上位于盱眙县对岸的泗州城,自隋开通济渠以来,即成为沟通淮河南北交通的重镇。史载明正统二年(1437 年)、崇祯四年(1631 年)、清顺治六年(1649 年) 及康熙十九年(1680 年),曾先后四次发生水漫泗州城的惨祸。1680 年的最后一次,泗州城终于沦入湖底,当时洪泽湖周围已达一百五十余公里②。

明、清两代为保证大运河漕运的畅通,实行“蓄清、刷黄、济运”的方针,利用洪泽湖含沙量较少的淮水,来冲刷清口以下黄、淮并槽入海河段的泥沙,和补充运河水量,调剂运河的水位。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明初永乐年间(1403—1424 年),陈瑄在洪泽湖东岸筑高家堰以捍御淮水东侵后,洪泽湖的水位被抬高,南面因有老子山等丘陵的限制,湖区便向西、北方向扩展。湖的北面,由于岗洼交错,有“四岗三洼”之称③。在被湖水浸淹后,则形成弯曲的湖岸。到清乾隆十六年(1751 年),最后完成了北起顺和集附近, 南止蒋坝,全长三十八公里,宽五十米,海拔十八点五米的高家堰石堤①。由于黄河溃决泛滥,泥沙淤积,湖盆逐渐变浅。此时湖底高程已高出东部大平

① 《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东南诸水上。

② 靳辅:《治河方略》卷二。

③ 四岗指东北路、西北路、北路、西路四个岗地;三洼指成子、安河和溧河三洼地。

① 顺和集以北的一段石堤,因湖岸已退居内陆失去作用。

原四至八米不等②。使洪泽湖成为一个高耸的“悬湖”。一到汛期,水势浩瀚, 全借高家堰一堤作为屏障。一旦堤决,洪水漫过里运河,使湖区东南面地势低洼海拔仅二米左右的里下河地区全部成为水壑。据不完全统计,从明万历三年(1575 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 年)的二百八十年间,高家堰大堤决口达一百四十余次,平均每两年决口一次。

黄河泥沙不仅使洪泽湖湖底垫高,并在湖的西北部形成一个新洲,将湖分隔为二,在湖的东北部分分割为“成子湖”,改变了湖泊的形态。

1855 年黄河改道山东利津入海以后,洪泽湖湖底虽不再为黄河的泥沙所淤淀,但已一般高于海面九点五米。1931 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洪泽湖出现历年最高水位十六点一八米的记录,相应的湖水面积竟达三千七百平方公里,比常年水位的水域面积扩大三分之一,终于造成洪水冲破堤坝,使整个里下河地区沦为鱼鳖。

1938 年,花园口决口,黄河再度南流入淮。在历时九年的黄泛时期,大量泥沙进入洪泽湖,湖底又淤高了一米左右,并使湖西北部的新洲进一步向湖心延伸,被分隔后的成子湖湖面也向北有了更大的扩展。解放后,在治淮工程中,对联结淮河中、下游枢纽的洪泽湖,通过加固堤防,开辟泄洪道, 建造水闸,完成了蓄泄控制综合利用的巨大工程,使洪泽湖出现了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