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长江中、下游其它较著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长江中游汉水沿线有白起渠(在今宜城县境)的兴建,溉田三千顷。汉时又有引鄢水灌溉的木里沟的开凿①。西汉元帝建昭五年(前 34 年),南阳太守召信臣在穰县(今邓县)西汉水支流湍水上兴建六门堨(一称六门陂),“溉穰、新野、昆阳三县五千余顷”。又湍水上游有楚堨, “周十里”。下游有安众港、邓氏陂等陂渠的兴建②。与湍水并行的汉水支流淯水(今白河)及比水(今唐河)上,也兴建有不少陂渠。前者有安众港、樊氏陂(俗称凡亭陂)、东陂、西陂以及“下灌良畴三千许顷”的豫章大陂;

⑤后者则有马仁陂、赵渠、醴渠、唐子陂⑥等。当时南阳地区的水利网,堪与

河北引漳溉邺十二渠媲美。汉时萧何、曹参兴修的山河堰,则远及汉水上游的褒水之上。

东汉时,马棱在长江下游今扬州一带“兴复陂湖,溉田二万余顷”⑦。永和五年(141 年),会稽太守马臻在浙江会稽、山阴界中兴建镜湖,又名鉴湖。通过大堤的兴建,使三十六源之水汇注于湖。湖高于田丈余,田又高于海丈余。沿堤设斗门堰闸,水少即泄湖灌田,水多则泄田归海。这一工程周一百七十余公里,溉田九千余顷。从此,会稽、山阴千余年来无水旱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