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黄河流域的土壤、气候及黄河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经常决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黄河上、中游地区流经一片面积达五十八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一经雨水冲刷,即土随水去,水中泥沙含量特多。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上、中游经过暴雨之后, 河床中便出现了洪峰,洪水与泥沙俱下,对下游构成严重的威胁。再加上黄河上流发源地海拔在三千米以上,从青海龙羊峡奔腾急下,一泻千里,到达河南孟县以东,骤抵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平原,流缓沙沉,逐渐淤淀。近年实测数据,黄河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达十六亿吨。其中大约有十二

亿吨输送入海,四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愈抬愈高,成为“悬河”。一般河床高出地面二至十米不等,河流全靠两岸大堤约束,一旦溃决,便突奔灌泻,不可收拾。因而,黄河自古以来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从整个历史时期黄河决徙改道的情况来看,可以公元 10 世纪为分界线

①。在此以前的二千年间,大改道共有两次,其它决徙的记载也很少,黄河基

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这是因为古代黄河上、中游高原地带的森林、草原还比较完整。如山陕峡谷和泾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森林、草原

② 《水经注》卷三《河水注》,商务印书馆,1958 年版。

①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注》:渭水“又东过华阴县北,洛水入焉”。

① 参见谭其骧:《黄河与运河的变迁》,《地理知识》1955 年第 8 期。

① 参见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 年 2 期。

未被破坏。唐代以前的三千多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气温都比现在高 2℃, 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这种良好的植被状况,足以保持水土;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古代人民在黄河两侧挖了无数的灌溉渠道和沟洫,其中著名的如战国时魏引漳水溉邺、秦开郑国渠引泾入洛,汉武帝开白渠引泾入渭等。《史记·河渠书》说,当时的灌溉渠要“以万亿计”,这些渠道沟洫把河水夹带的泥沙引入农田,作为肥料。此外,古代黄河下游有名的济、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网的支津,以及散布在大河两侧众多的湖泊,也直接或间接相通,为黄河流沙的淤积和洪水的宣泄起了分担作用。因此,千年以前,黄河流域作为我们祖先定居生息的地方,它灌溉了亿万亩农田,它和它的支津有几千里通航路线,那时候的黄河是利多害少。

黄河为患严重只是近千年来的事。公元 10 世纪以后,也就是从唐末五代开始,黄河的情况发生重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而以决徙为常态,安流为变态了。而且决徙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加。东汉至唐末的八百多年中,黄河仅有四十个年份有决溢的记载, 唐末至近代的一千多年中,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清代二百六十九年中即达六百次,辛亥革命后 1912 至 1933 年的二十二年中,决口达九十二次。这主要由于人为的原因。首先,从唐代后期开始,黄河上中游的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盲目滥伐,广大牧场被垦为耕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唐以后的气温也有了明显而持续的下降,一般平均气温比现在约低 1℃左右,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再加上五代以后,封建统治中心东移, 上中游的渠道逐渐湮废,泥沙毕集于黄河。统治阶级不知治本,只知治标, 硬想用堤防来解决一切,于是两岸支津全被堵塞。与这些支津相沟通的天然湖泊也日渐淤废。既无支津湖泊来分泄洪水,堤防尽管逐渐加高,河床填高得更快,洪水一到,终不免溃决。而每次决徙、改道,河水所挟带的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到了元、明以后,黄、淮两大流域合成一处出口,更易发生壅塞溃决,这也是促使后期黄河决徙愈益严重的原因。

历史时期黄河的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的地貌和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首先,黄河的决口和泛滥,在北至津沽南达江淮的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内,曾制造了无数次田园、城镇和人口被吞噬的惨剧。据历史记载, 三千多年来因黄河决口而造成的一般性水灾,共五千九百六十三次,平均每一年半即有一次。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前 132 年)瓠子决口,洪水泛滥所及达十六郡,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历时二十余年, “城郭坏沮,稸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①直至元封二年(前 109 年),始堵住决口。西汉末,王莽始建国三年(11 年)的一次决口,洪水在河、济之间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想见。北宋大观二年(1108 年)的一次河决,河北巨鹿整个城市被泥沙埋入地下,直至 1919 年当地人民掘井时,才在地下六米处发现这座古城①。又政和七年(1117 年) 的一次水灾,仅河间、沧县被淹死的居民即在一百万以上。明、清两代河患愈演愈烈,统治阶级不仅不重视河防,有的为了维护其统治,甚至扒开河堤, 以水代兵,制造人为惨剧。如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 年),李自成起义军围

① 《盐铁论·申韩》。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

攻开封城。河南巡抚高名衡扒开河堤,想淹起义军,结果开封全城被淹没, 仅露钟鼓楼、相国寺顶及周王府紫金城②,全城三十七万八千余人,被淹死者达三十四万人。1938 年,蒋介石炸开花园口河堤时,洪水淹没了豫、苏、皖三省五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人口达一千二百五十万,八十九万人死亡,更造成惨绝人寰的浩劫。

其次,黄河决口还带来严重的沙灾。由于每次决口都将大量的泥沙沉积于土地上,水退沙留,以至沙岗遍地。如明正统十三年(1448 年)河决大洪口,泛滥二十余府县,“没田数十万顷”。水退以后,留下大量泥沙和潭坑。1938 年花园口决口,到 1947 年堵口,黄水在黄泛区内泛滥了九年的结果, 把一百亿吨泥沙带到淮河流域,以致沙岗起伏,芦苇丛生。黄河每次改道后留下的枯河床和自然堤上的沙质沉积物,经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绵延不绝的沙丘。一些沙滩地因长期排水不良而引起盐碱化,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黄河的不断决口和改道,还破坏了黄淮平原上原有的水系面貌。古代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景象,由于黄河大量泥沙的输入, 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近代黄河自洛口、沁口以下,两岸都是大堤,几乎无支流存在。黄河的流沙不仅破坏了黄河水系自身, 而且还给淮河和海河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② [明]李光壂:《守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