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辽河及大、小凌河三角洲的形成

辽时于上京道潢河(今西辽河)沿线设置仪坤、饶、丰、永、降圣、龙化、乌等州①,进行移民垦殖,“专意于农”②。金、元时进一步大规模的耕垦,使植被破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严重。辽河及其支流的来沙渐丰,随着辽河三角洲的延伸,海岸逐渐向外推移。明时辽东都司盖州卫(治今盖县) “西北有梁房口关,海运之舟,由此入辽河”③。明梁房口关故址在今营口市东的大白庙子,当时辽河三角洲岸线东端已南移至大石桥西南,由此向西, 经沙岭以南约二十五公里④,再西至“环海多渊”的吴家坟附近⑤。至于大、小凌河三角洲,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辽东都司置广宁右屯卫于十三山堡, 后又南移治临海乡,即隋之临海顿,永乐中筑城,东镇海,其南十点五公里有盐场⑦。小凌河明时入海口在今锦州东南十五公里的蚂蚁屯⑧。

在辽河三角洲与大、小凌河三角洲之间,本来隔着一个向西北深入到闾阳驿的被称作盘锦湾的浅海湾,注入湾内的东、西沙河输入的泥沙发育成小型三角洲,使海湾逐渐向东南推移,明代岸线已南移至杜家屯(今盘山县西北约七点五公里)、双台子(今盘山县)之南⑨。

以上可见,明代辽东湾顶部滨海平原岸线,西起小凌河口的蚂蚁屯,向东北延展至右屯卫东南的东海堡、杜家台、双台子之南,沙岭、吴家坟西南, 至梁房口关之西一线。

明时辽河平原仍处于沼泽状态。“盘山、牛庄低洼,天雨连绵,水辄泛溢,行旅阻隔”①。万历末年,辽河平原仍是:“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②。可见当时沼泽的面积仍是很广阔的。

明末清初,今营口市还是辽河口外称为“桃花岛”的一个沙岛③。嗣后, 由于辽河入海泥沙的淤积,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与陆地相连,辽河河口也相应地延伸至今营口市之外。其时,

⑨ [宋]许亢宗:《奉使行程录》,载《大金国志》卷四○。蜡

① 《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② 《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

③ ⑥《明史》卷四一《地理志》二。

④ [明]程闻■:《筹辽硕画》卷五。

⑤ [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一二《东三边·速把亥列传》。

⑦ [明]李辅:《全辽志》卷一《广宁右屯卫图考》。

⑧ 乾隆《盛京通志》卷一四《山川》。

⑨ 《全辽志》卷二《边防志》。

① [明]毕恭:《辽东志》卷七。

② 《明季辽事丛刊》本《海运摘抄》卷七·七十一。

③ 《全辽志》卷一《海州卫境图》。

营口还是一个“地仅四区,亦一隅小村落而已”①。随着辽河泥沙在海口外的扩散,盖平(今盖县)以西清河(今西河)口的连云岛,也因泥沙淤积而并岸。

咸丰十一年(1861 年),“辽水盛涨,右岸冷家口溃决,顺双台子潮沟刷成新漕分流入海”,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又“以辽河流泄不畅, 复挑挖旧槽分引辽河入海”②,当时开挖减水河至盘锦湾,由双台子南入海, 因名双台子河。此后,随着分流量的不断增加,双台子河便发展成辽河下游的主泓道。辽河泥沙沿河而下,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④,双台子以南与辽河三角洲西缘的田家庄之间,有一向东汊出的小海湾,因距海口较远,来沙少。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始填没。

1958 年,又在黄沙坨北拦截辽河,使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入海。原由营口市入海的大辽河反成了辽河的汊流,即浑河、太子河的入海水道,这一被称为“外辽河”的原辽河故道因分流量减少,河床不断淤塞缩窄,营口港也因港口淤塞,航道受阻。1935 年,该港吞吐量为二百四十六万吨,可泊万吨大船,现在吞吐量只有二十五万至四十万吨,只能通三千吨以下船只。近年来,辽河及大、小凌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其中大凌河及辽河的输沙量分别为二千九百五十三万吨和二千四百一十八万吨⑤。双台子河口的辽东湾头,势将随着大凌河及辽河三角洲的推进而填没,使辽河及大、小凌河三角洲连为一体。以双台子河和辽河口为主的退海地,成为丰富的海涂资源,现已利用的海涂面积即达二百九十四万二千亩。

① 杨晋源修:《营口县志》,民国二十一年。

② ③《奉天通志》卷七○《山川》。

④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页 230。

⑤ 巴逢辰、赵羿:《辽宁省海岸带、海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问题》,《自然资源》1981 年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