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江口北岸及崇明岛的变迁

长江北岸江口段及位于江口的崇明岛,在历史时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这一变迁与长江主泓道的南北游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主泓道所经的江岸及岛岸,一侧受江流和潮汐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崩坍;另一侧由于水流较平稳,泥沙容易淤积,岸线向外延伸。历年来,长江的主泓道是不固定的,长江口岸段与崇明岛也就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根据历史记载,崇明岛最早出现于唐武德(618—626 年)年间,当时在江中有面积仅十几平方公里的东沙、西沙两个小沙洲①。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在西沙设崇明镇②,崇明这个名称即由此而来。从公元十一世纪开始,江流主泓道在南,引起南坍北淤,南道海门的江岸向南有了较大的伸展。宋天圣三年(1025 年),与东沙接壤处出现了“姚刘沙”。建中靖国初(1101 年), 在其西北二十五公里处,又出现了“三沙”。后姚刘沙及三沙岛逐渐向北淤涨。嘉定十五年(1222 年),曾在姚刘沙建立过盐场。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改置崇明州;并在三沙岛上设三沙镇。而偏南的东、西二沙则在十一世纪相继坍没。

十四世纪中叶以后,江流主泓改行北道,引起海门江岸大坍,海门只剩下三十九顷五十四亩土地,不得不废县为乡。同一时期,姚刘沙及三沙岛北面土地也大量坍失,面积缩小,明洪武二年(1369 年)崇明降州为县后完全坍没。而先后在三沙以东以南出露马家滨、平洋沙及长沙,崇明县也依次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 年)迁徙于马家滨,二十九年(1550 年)再迁于平洋沙, 最后于万历十四年(1586 年)迁至长沙——今崇明县治所在。以后,随着泥沙的大量沉积,各沙洲逐渐相互连接,明末清初,已是“南北长百四十余里,其东西阔四十余里”⑦,初步构成今日崇明岛的基本轮廓。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长江主流线重入南泓道,北面江岸沙洲大涨,不仅恢复了海门县,还淤出了启东地面。但 1940 年后,崇明岛在潮流作用下向西北方向伸展,把江流逼向北岸,又引起启东、海门两县江岸的连续坍江。现在崇明岛北边的芦滩线正是 1940 年时北岸青龙港的江岸。目前崇明岛仍在向海门、启东靠拢中,最窄处只有一公里半左右,江底堆积的沙洲也不断增高、已有部分露出水面,正表现出逐渐走向与北岸并岸的趋势。在最近三十年不

② 谭其骧:《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发展过程》,《考古》,1973 年 1 期。

① ③④⑤⑥正德《崇明县志》卷一,沿革。

② 《舆地纪胜》卷四一,淮南东路,通州。

⑦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江南》六,太仓州·崇明县。

到的时间里,它的面积即由 1954 年的六百多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一千零八十三平方公里。至于崇明岛的南岸,两百年来则处于不断的崩坍中。最初县城离南岸约二十公里,到 1949 年仅剩下半公里了。解放以来,由于修筑了两百多公里的环岛大堤与一千多条丁字坝,才使南岸的崩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清代崇明岛以南“吴淞口外东面有崇宝、大小石头、鸭窝、园园、横沙”

①。崇宝沙西距江岸七里半,其出水年代约在同治初(1862 年),光绪年间坍没;鸭窝沙又名长兴沙,约于清咸丰初(1851 年)出水。与它邻近的石头沙以及在东北的潘家沙,东南的园园沙等这些沙岛逐渐淤涨,终于在最近十几年连接起来,发展成为今天的长兴岛。横沙在长兴岛的东面,与鸭窝沙差不多时间开始露出水面,同治二年(1863 年)面积还只有二千七百八十三亩, 到光绪年间(1875—1908 年)已经发展成为东西广五公里,南北袤七点五公里的大岛。由于长江主泓道在长兴岛、横沙与长江南岸之间,因此,长期以来这两个岛屿也一直处于北涨南坍的情况之下,从辛亥革命后到 1935 年的二十多年中,横沙岛南岸即倒坍了一万五千多亩土地①。近年来,由于在该两岛的南岸筑堤围垦,岛岸才比较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