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记述山川为主体的自然地理著作

  1. 《山经》

《山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自然地理著作,也是有名的《山海经》中成书最早以及最重要的一部分。据顾颉刚先生考证,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

(前八至前三世纪)①。《山经》分东、南、西、北、中五部,共五卷,因称

《五藏山经》。书中以今山西省西南隅和河南省西部为《中山经》的主要部分。自此以东为《东山经》,以南为《南山经》,以西为《西山经》,以北为《北山经》。也就是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地区,每个地区又按照一定方向和道里依次描述。《中山经》次第分为十二经,《东山经》《西山经》各分为四经,《南山经》《北山经》各分为三经。其中《中山经》范围虽小,但因处于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比较丰富,因而叙述也最详。

《山经》全书以山为纲,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次第分明。然后再附上有关地理知识,记述河流,必言其发源与流向;动、植物的分布,详述其形态、性能和医药功效;矿物特产则分别记述它们的性状和色泽等特点。《山经》全部只二万二千字,以非常精炼的内容,对自古以来生产斗争的全部地理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山海经》中尚有《海经》八卷、《大荒经》并附《海内经》共五卷, 据陆侃如先生考证,分别为西汉及西汉以后人所作①。这两部分记录了古代对远方的地理知识,内容带有许多怪异和迷信的传说。西方学者也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古的旅行指南”②。

《山海经》作为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地理书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汉以后,历代正史的经籍、艺文志都把它列入地理类。古代学者对《山海经》的研究也作出了不少贡献。晋郭璞为《山海经》作注,隋、唐志有郭璞《山海经图赞》二卷,其图宋时已亡佚。清毕沅作《山海经新校正》十八卷,郝懿行作《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对篇目、文字、山名、水道等都有考

① 顾颉刚:《五藏山经试探》,北京大学潜社《史学论丛》第一册,1934 年。

① 原文载《新月杂志》第 1 卷 5 号。

② 希勒格(Schlegel):《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商务印书馆《尚志学会丛书》之一。

证,进一步提高了《山海经》的地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