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四川灌县城外岷江中游的都江堰,是秦昭襄王时(约前 256—251 年)蜀郡守李冰主持兴修的。岷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海拔高度在三千米,山高水急,一旦进入成都平原,水流速度骤然减慢,夹带的泥沙、岩石大量沉积,淤塞了河道。雨季水涨时,易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在李冰之前,即有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决玉垒山,以除水害”①的传说。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都江堰这一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古称“湔堋”、“都安大堰”、“湔堰”、“金堤”等②,唐代又叫“楗尾堰”③,宋时才称“都江堰”④。经过两千多年来的不断扩建和维修,始形成近代的规模,但它的基本雏型,在李冰时代已经毕具。

堰的枢纽工程主要有宝瓶口、都江鱼嘴及飞沙堰三个部分。“宝瓶口” 是在灌县城外岷江左岸凿开山石的一个口子,它使一部分江水通过这道口子流入长江的另一条支流“沱江”,开凿后生成的和江岸隔离的石堆,就叫作“离堆”。在宝瓶口上方的岷江中建造了大堤(即内、外金刚堤),大堤的前端是“都江鱼嘴”,又叫“分水鱼嘴”,它把滚滚而来的岷江水一分为二: 西侧为外江,就是岷江的正流,作为泄洪河道;东侧为内江,是灌溉河道, 它引导岷江的一部分江水,从宝瓶口进入走马河与通向沱江的柏条河和蒲阳河。在都江鱼嘴和离堆之间,又修建了调节工程“飞沙堰”和“人字堤”。飞沙堰实际上就是一种溢洪道。它的作用是在平时让江水流入内江,起到拦水入灌溉河道的作用;而在有洪水的时候,可以让多余的水漫过它流回外江, 以控制内江的水量,保障内江灌区的安全。旧说飞沙堰就是唐代龙朔时(公元 661—663 年)修建的侍郎堰⑤,后因其有排沙作用,就称为飞沙堰。又都江鱼嘴上游的“百丈堰”(即“百丈堤”),亦为唐龙朔时所建,其作用在引导水流和防护江岸。

都江堰筑成后,还在岷江两岸开了许多灌溉渠道,“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这样就不仅防止了洪水,且变害为利,使三百万亩农田得到灌溉。从此,“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的“天府之国”①。

① 《华阳国志·蜀志》。

②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注》。

③ 《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一《剑南道》上,彭州。

④ 《宋史》卷二四七《宗室(赵)不■传》。

⑤ 《新唐书》卷四二《地理志》六,剑南道,彭州。

① 《华阳国志·蜀志》。

都江堰这一伟大工程,自兴建以来,二千二百多年间,经过历代修治, 至今不废。但近百年来,由于年久失修,河床淤塞,堰渠破损,经常洪水泛滥成灾。其中较大的洪灾即发生十余次,如 1949 年 7 月的一次洪水,飞沙堰被冲坏,受灾农田达十四万亩。成都市区东南部被淹成一片汪洋,灌溉面积由三百万亩减到一百九十万亩。昔日的天府平原,成了灾难深重的地区。

解放后,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大建设,都江堰已改造成为近代化的永久性的巨大工程。特别是 1974 年外江电动制闸的建成,通过闸门的自动启闭,更好地发挥着调节水量的作用。扩灌工程的大力进行,将使灌溉面积扩大到一千万亩以上。古老的都江堰,正焕发着青春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