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时期渤海湾滨海地区的成陆过程

在整个历史时期,黄河经天津及其附近入海有三次:首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山经》大河和《禹贡》大河,分别在天津及沧县入海,它在今宁河县七里海以南,形成了第一个冲积扇;第二次是《汉志》大河,在今黄骅县入海以后,直至西汉末,黄河入海泥沙在今黄骅东南部形成第二个冲积扇;最后一次是北宋庆历八年(1048 年)河决商胡,形成由今天津海河入海的“北流”,在今泥沽至塘沽之间造成第三个冲积扇。唐时泥沽海口的军粮城还是海滨前线,而第Ⅰ贝堤上已有明清的村落,表明从军粮城到海边的陆地的形成是在宋代以后黄河由此入海的时期。第Ⅰ贝堤终止形成后,则在塘沽至大沽以东地区形成第四个冲积扇。这是清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改道回到渤海湾入海后开始形成的。但是,这最后一道冲积扇延伸的幅度不大。有些地方仅淤涨一公里左右。这不仅因为时间较短,更重要的是今黄河已不再经天津入海,引起渤海湾西岸迅速淤涨的泥沙来源已基本上消除。

由此可见,黄河每由渤海湾入海一次,就在河口附近形成一片冲积扇, 出现一次海岸线的迁移。当黄河改道脱离渤海湾以后,就形成一道新的贝壳堤。随着黄河的来回改道,渤海海岸也就发生了淤泥与沙质沉积(贝堤)的交互更替。就这样,渤海湾西岸的几道贝壳堤,也就成为天津平原一步步向渤海延伸的脚印。

从华北平原滨海地区几个冲积扇形成的过程,对照古代历史文献有关城镇建置沿革的记载,也是相符合的。西汉时期海河尚未会流入海,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在渤海湾沿岸所建的县有絫县(今昌黎南)、海阳

(今滦县西南)、昌城(今丰南西北)、雍奴(今宝坻西南)、泉州(今武

清西南)、东平舒(今大城)、参户(今青县西南)、浮阳(今沧县东南)、章武(今黄骅西北)、高成(今盐山东南),可以大体上了解,汉代渤海岸线可能在今河北乐亭、丰南以南,天津、盐山一线以东,这与第一、第二两个冲积扇的范围是一致的。

渤海湾西岸地区的贝壳堤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高度因形成时间的迟早而不同。形成时间越早,高度越低。在天津市育婴堂一带的Ⅳ贝堤深埋于地面一点五米以下,据《天津县志》记载:“挖壕五尺”始“见蛤壳, 四周皆有之”。在小王庄附近的Ⅲ贝堤则高出地面一米,白沙岭的Ⅱ贝堤高达三至五米,塘沽附近的Ⅰ贝堤亦高在三米左右,平均Ⅳ贝堤比Ⅱ、Ⅰ两贝堤约低四点五米。这就是四千多年来华北平原下沉的幅度。据近代的深钻资料证明,渤海海底及河北省滨海平原直至最近地质时期,仍在缓慢下沉,其沉降量约为每年一厘米。但是,由于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挟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海底堆积,对渤海来说,它的沉降与堆积两者相抵,大体上保持平衡。目前渤海的平均深度不过二十一米,在沿岸及河口附近水深往往只有几米,是我国沿岸四大海区中最浅的一个。

总的说来,在整个历史时期,华北平原是处在地壳一面不断下沉,一面因河流堆积作用而增高扩大,逼使渤海逐渐后退的发展过程之中。正确地掌握这一特性,对于渤海的开发利用和海港的建设,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