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代的“鱼鳞石塘”

清代对海塘的兴修,所投人力、物力之多,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历代所不及。其最重要的工程为海宁老盐仓鱼鳞石塘。这项工程创始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浙江巡抚朱轼。五十九年,条陈办法,开工,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竣工,历时六十余年,工程浩大可见。鱼鳞石塘为重型海塘, 每丈用石料十七立米,重达四十七吨以上。塘身一般为十八层,每层用厚一尺、宽一尺二寸、长约五尺的条石砌成,高一丈八尺,顶宽四尺五寸,底宽

① ②《海塘录》,影印四库全书本。

① 《续海塘新志》卷三。

一丈二尺。为保证塘身固结,在每块大石料的上下左右凿成槽榫,使石料之间互相嵌合,彼此牵制,在受到冲击力时难于动摇。合缝处则灌以糯米浆或油灰,再用铁锔扣榫,以防渗漏散裂。在巩固塘身的同时,并“附塘别作坦水,高及塘身之半,斜竖四丈,亦用木柜贮碎石为干,外砌巨石二三层,纵横合缝,以护塘脚”①。还仿明制,于塘后添筑土备塘,较外塘高五、六尺, 长约二万丈,为之内防。此外,还设计了诸如“护沙栏”、“挑水坝”、“挑水盘头”等辅助建筑物,以挑去部分潮流,分散潮势,减轻海塘所受的压力。护沙栏是利用塘外淤沙阻挡潮水,使到岸的潮水变得相当微弱,不致于冲蚀到海塘的根基;挑水盘头是全用人工筑的大草坝。有的还在两旁添筑叫“雁翅”的草坝,使得潮头分向两旁,减轻潮水冲击的力量。

以上我国钱塘江海塘从防溢到保坍以至发展到挑溜的过程,表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作出新的创造,在巩固海塘和为减小潮汐对塘身压力方面,取得了光辉成就。

江浙沿海地区,除钱塘江海塘以外,还有着极其浩大的海塘工程。江苏沿海金山、松江、奉贤、南汇、川沙、宝山、②太仓、常熟八县均筑有海塘, 绵亘二百五十余公里。其中松江(原名华亭)海塘建筑始于宋乾道中(1165

—1173 年)。元至正二年(1342 年),又有增筑。

图 7—5

其余则多完成于明、清两代。松江、宝山、太仓、常熟因有金、胜、狼、福诸山及崇、宝诸沙之险,均为石塘,其它因非险工地段,则用土塘。浙江沿海海塘在浙西自杭县至海盐的杭海段江海塘,以及海盐至平湖的盐平段海塘,绵亘一百五十余公里,东接江苏金山海塘,西抵富春江口;在浙东,海塘西濒浦阳江畔临浦的麻溪山,东临上虞县境的曹娥江,北负钱塘江。浙西海塘即钱塘江海塘,其兴筑沿革前已述及;浙东海塘则兴建于明、清时期。这些沿江、海兴筑的江海塘,在抵御咸潮、捍卫海涂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苏北沿海,唐大历中(766—779 年),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带领人民在楚、扬二州海滨创筑海塘,名常丰堰,又名捍海堰。北宋天圣二年(1024 年),张纶、范仲淹又在唐代常丰堰的基础上,在南通州、泰州及北楚州沿海兴筑了一条长达二百四十公里的捍海长城①。以后,因黄河夺淮入海带来泥沙的大量淤积,使苏北海岸外伸,捍海堰逐渐失去海塘的作用而被人们改称为“范公堤”,但它仍不失为我国海塘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我国海塘建筑水平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沿海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伟大的创造力量,但同时也渗透着多少沿海人民的血和泪。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黑暗的旧中国,海塘经常因年久失修,塘身卑薄,每遇风潮大汛,常有溃堤潮溢之害,使近海的村落和农田,为滚滚潮水所吞没,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的惨祸。

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海塘建设,在修复与加固旧有海塘的同时, 还兴建了许多坚实的新海塘,并在险工地段,筑坝挑溜稳定江岸。建国以来, 虽经历了多次强台风及特大潮汛的侵袭,以及大海啸的严峻考验,始终巍然

① 《海塘录》卷二十。

② 以上六县今属上海市。

① 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四三《江北海堤》。

屹立。今天海塘不仅是一种防御性的水工建筑物,而且还成了人们向海夺田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广大人民在祖国的渤海湾、黄海和东海之滨,崇明岛北岸,以及杭州湾畔,修堰筑堤,进行海涂围垦。随着海堤的不断扩建, 新淤出良田万顷。我国滨海地区绵亘伸展的千里海塘,宛如一条金色的飘带, 镶嵌在肥沃的三角洲平原的边缘上,成为与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媲美的古代伟大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