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汴渠

隋通济渠,唐、宋时期改称汴渠(又称汴河)。中唐以后,“赋取所资, 漕輓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时人曾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①的描写,说明汴渠已成了唐王朝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唐末淮南杨行密决汴河以阻朱温南下,“自埇桥(今宿县北)东南悉为污泽”②,运道日趋淤废。五代后周世宗重加疏浚,航运始告恢复。及至北宋经济重心南移, 沟通江淮的汴渠发挥了更大的运输效益。当时“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 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③。到真宗、仁宗时每年汴河的漕运量,高达八百万石。可见这一水上交通大动脉对维持宋王朝统治基地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北宋定都开封,也正是为了迁就汴渠。难怪宋太祖提出迁都洛阳、长安时,要遭到他弟弟赵光义和大臣们的反对了。

唐、宋两代虽同享汴渠之利,但为了维护运道的通航,(曾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唐代安史之乱后,汴渠因战乱失修湮废,“每岁正月发近县丁男, 塞长茭,决沮淤”④,进行疏浚,始得维持通航。但汴渠交通仍不时为藩镇所切断。宋代黄河含沙量增多,决徒频仍,汴渠渠底淤填日高,政府每年费资百万缗,征发上万军民,修堤浚淤,仍难维持正常通航。所谓“汴渠旧例, 十月关口,则舟楫不行”⑤,或“春开夏闭,岁中漕运,止得半载”⑥。到北宋末政和年间(1111—1118 年),已大段浅涩,妨碍纲运⑦。北宋灭亡后, 淮水南北分属宋、金两个政权。汴渠既不再为漕运所经,在金人控制下任其自然败坏,不久即淤塞湮废。汴堤及汴渠河身却成了当时的陆行大道。以后当宋、金修好,两国报聘的使臣往来汴渠故道时,都改为马行或车行了①。这一维持了五百多年的水上交通大动脉,终于成为历史上的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