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会通河的重开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年),河决原武县(河南原阳县西北)黑阳山, 由郓城县两河口漫过安山湖,会通河完全淤塞①。明政府由江南输送到北方的军粮,只得全部改为海运。及至明成祖迁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再加上北方边防军糈的需要,漕运又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永乐四年(1406 年)开始用“陆海兼运”的方法来供应北方的军粮,即一面由江南海运至天津;一面“由淮入黄河至阳武,陆运至卫辉,仍由卫河入白河至通州”②,称为“黄卫之运”。前者有海上风涛之险,加上倭寇侵扰,粮船屡有亡失;后者为了绕过已经淤塞的会通河。运程曲远,沿途设有递运所八处,人伕由山西、河南征调,人民不堪其苦,再加上水陆转递,耗资费时,极为不便。

永乐九年(1411 年),明成祖作出了打通大运河的决定,派工部尚书宋礼重开会通河。宋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采纳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堽城(宁阳县北十五公里)及戴村(东平县东三十公里)筑坝,遏汶水使西,

① 《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通惠河。

② 《行水金鉴》卷九九,引《山东全河备考》。

① 《明史》卷八三《河渠志》一,黄河上。

②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四《河漕转运》。

尽出南旺。即使整个汶水西南流至汶上的南旺口。南旺在泗、卫之间,地势最高,号称水脊。水到南旺后,通过上、下二闸控制,使水南北分流:“三分往南,接济徐、吕;七分往北,以达临清”①。北流到临清一百五十公里, 地势降低约三十米,其间置十七牐(船闸);南流到徐州一百九十多公里, 地势降低三十八米多。其间沿河并在南旺、安山、马场、昭阳设水柜,以资供给水量。永乐十三年(1415 年)竣工。后又浚元末贾鲁治理的黄河故道, “引黄水至塌场口会汶”②,以增加运河的水量,成功地解决了水源问题。从此,南北漕运沟通,航运大畅,便罢去海运,专事漕运。每年经会通河北运的漕粮常达三、四百万石,十倍于元时。首创于元代的京杭大运河,至明代始真正实现“全线通航”。